《消失的她》剧照
何非所面对的,何尝不是我们很多人自己的人生缩影。很多时候,打倒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面对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怯懦、邪恶,与自己的性格短兵相接,此时一旦选择逃离,就会像影片中锁住李木子的囚笼一样,锁住自己。
《消失的她》作为继《误杀》系列之后陈思诚监制的又一部悬疑电影力作,延续了以东南亚为特色的“陈氏悬疑”风格。如同其名字一样,该部电影紧紧围绕“寻找消失的妻子”为故事主线,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其间诸多意想不到的反转,带领观众在不断重构故事的同时接近案情真相。
海岛度假,妻子意外失踪;梦中惊醒,枕边人换了模样。男主角何非(朱一龙饰)与妻子李木子为庆祝新婚一周年,共赴东南亚海岛旅行。不料妻子神秘失踪,更为离奇的是,一名陌生女子(文咏珊饰)却声称自己是何非的妻子,料想其中有诈的何非找来精英跨国律师陈麦(倪妮饰)收集证据帮助自己脱身。此后情节一波三折,最后结局揭晓,竟是男主角何非嗜赌如命,为了继承妻子遗产以偿还债务而对爱妻痛下杀手。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律师陈麦实际上是李木子的闺蜜,为了探寻好友失踪真相,故谋划了一场惊天大戏,以诱使何非说出真相。
美国法理学家博登海默说:“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普洛透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海神,他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他经常变化外形使人无法捕捉到他——他只向逮到他的人预言未来。其实,真相亦是如此。这部电影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何非的三次回溯以及诸多细节铺垫,带领观众抽丝剥茧地还原事实真相。案发伊始,许多观众都被何非清澈的眼神、帅气的脸庞所欺骗,在被“犯罪团伙”勒索和追杀的过程中,也不禁替何非捏一把冷汗。但随着故事的逐渐深入,何非赌博的事实被揭露,加之何非对于李木子潜水的事避而不谈,案件真相也与观众的一步步解疑越来越近。
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电影中何非利用“曼德拉效应”营造自己一直在酒吧的假象,以制造自己的不在场证明。“曼德拉效应”在影视设计中的应用在此并非首例,在陈思诚监制的电影《误杀》中便有涉及,该片中李维杰为了保护妻女,洗脱其误杀的罪名,通过反复向周围的人灌输“案发当天全家人在出游”的假象,重新编辑周围每个人的记忆链条,以此为他们作不在场证明。
“曼德拉效应”源自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名字,因为他的死亡时间被很多人错误地记忆为20世纪90年代,而不是2013年。心理学家认为,“曼德拉效应”是由于一个人发生记忆偏差并且口口相传,导致其他对事件事实并不了解的人因此产生误导。时间一久,被误导者由于记忆偏差将听说的假消息误以为是真实事件甚至误作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刺破虚假面纱,找寻真相,可能需要“用魔法打败魔法”。为了拆穿何非的谎言,找到闺蜜真实的下落,沈曼化名陈麦,以大律师的身份接近何非,并连同自己话剧团的好友一起表演了一场“惊天敲诈案”。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经典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影片中死者的母亲同样假扮成律师接近男主角,循循善诱,步步为营,最终套出了男主角抛尸野外的地点。
假扮律师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魔力,在于抓住了当事人对于脱罪的极度渴望。《消失的她》中何非自始至终想要隐瞒真相,律师只是协助他摆脱“犯罪团伙”的帮手。但是当死亡逐渐逼近,何非的眼神中充斥着惊悚和恐惧,求生的欲望冲破理性,真相方才水落石出。
但是,真相之门并不会永远向我们如此轻易地敞开。如何发现真相,是司法活动永恒的命题,需要我们不断追求与努力。发现真相犹如在黑夜中摸索前行,一不留神可能会跌下深渊。谨慎地对待眼前的“真相”,保持怀疑和克制,才能尽量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当你在凝望深渊,深渊也在凝望着你。人性是复杂的,没有单纯的善,也没有单纯的恶,很多时候一个人之于善恶的选择仅一步之遥。
这部电影最大的惊喜在于将何非多面的人物性格精妙地刻画出来。初看电影,感觉何非十恶不赦,但细细分析,发现电影讲述了一个好人变坏的故事。男主角何非本身成绩优异,但由于原生家庭的不幸,没能有机会在学业的道路上进一步精进,进入大城市打拼后,生活虽困苦,但也还活得踏实。直到沾染了赌博,欲望开始无限膨胀,为了偿还赌债,他盯上了父母刚刚去世继承亿万遗产的富家千金李木子,甚至故意制造车祸,利用李木子的“吊桥效应”获得其倾心。
吊桥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她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何非偿还了赌债,也收获了美满的爱情,但可惜他嗜赌如命,恶习不改,最终为了归还赌债不惜使妻子惨死于异国他乡。
实际上,很难讲何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在他不知道李木子的身世时愿意救她上岸,在陈麦险些被玻璃砸中时他挺身而出,在看到木子怀孕的照片时他失声痛哭……我们仍然能发现这个恶人身上的善。同时,从这一人物性格,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由好变坏、由善变恶是多么容易,人性在贪婪和欲望面前是多么脆弱。
与何非相类似的人物也出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中。该书讲述了深陷于贫穷困顿泥沼的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情绪过激地杀害老太婆和他的妹妹,此后陷入了一场漫长而孤独的内心抉择,最终选择自我救赎的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并非纯粹的恶人,他用学费救助同学,帮忙安葬同学的父亲和酒馆的酒鬼。但最终,他内心深处的善念还是被邪恶所击溃,失去理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一边在内心告诉自己,老太婆死有余辜;另一方面良心惴惴不安,逃脱法律制裁的侥幸和心存善念的良知产生的矛盾心理折磨着自己。最终他勇于面对惩罚,实现了内心的解脱。
很多时候,人性是复杂的,上一秒的你可能是天使,下一秒就会变成魔鬼。正如尼采所言:“人性是一条绳索,连接于圣人与禽兽之间。”何非所面对的,何尝不是我们很多人自己的人生缩影。很多时候,打倒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面对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怯懦、邪恶,与自己的性格短兵相接,此时一旦选择逃离,就会像影片中锁住李木子的囚笼一样,锁住自己。
电影最后,何非的哭泣耐人寻味,是悬崖未能勒马的悔恨,还是真相大白的懊恼?当然,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一个人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村上春树曾言:“善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改变所处的场所和立场,平衡本身就是善。”善恶往往一步之遥,每个人都游走在人性的刀刃上,寻找着自己的平衡。不幸的是,在贫穷、贪婪和欲望面前,何非丧失了自己的平衡,从光明走向了深渊。于我们而言,身处命运的漩涡,如何尽其所能地远离恶、趋近善,保持着对生活和爱自始至终的热情,正是我们一生所要追求的东西。正如史铁生所言:“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