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法治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万字调研报告助非遗保护破局
· 暗藏“猫腻”的机顶盒
· 深夜在荒地安监控为哪般?
· 广告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深夜在荒地安监控为哪般?
明知接送物品来路不正仍参与作案,男子获刑一年
姚缘

  本报讯(通讯员姚缘)深夜,男子背着包悄悄来到一处荒地,在树枝上安装监控探头,对准地面的某一个角落。他这么做,是为了帮犯罪分子转移诈骗赃款。近日,经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张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

  今年5月初,待业在家的张某经表哥介绍,得到了一份有些蹊跷的工作。工作内容很简单:按照他人要求,深夜在指定地点安装监控探头,然后将他人放在指定地点的包裹取走。虽然感觉这些包裹里的东西来路不正,但张某觉得“只要能赚钱就行”,便答应下来。

  在荒地、工厂周边等偏僻地点,张某趁着夜色将监控探头安装在树枝上,让镜头对准指定位置,之后再取走探头下方的包裹。重复做过几次后,张某确信包裹内是诈骗所得的黑钱,这些探头是不法分子监控赃款交接的“眼睛”。但张某没有就此收手。

  5月30日,当张某再次来到某处荒地,准备取走包裹并回收此前安装的探头时,被早已接到举报线索的民警当场抓获。

  张某到案后供述,这些探头由同伙李某(另案处理)提供,安装目的十分明确。“监视取现点的情况,确认放钱的人放钱后有没有走,后续有没有人跟着,同时也确认包裹里的东西有没有被我动过。”每次完成包裹提取后,他还需将探头回收并交还给李某,供对方核实包裹是否被动过手脚,确保赃款转移万无一失。

  检察官审查案件过程发现,这看似孤立的“探头安装”,背后是犯罪团伙严密分工的一环。李某通过某小众聊天软件与张某单线联系,以电话形式告知取包裹的时间、地点及探头安装位置。张某租赁电瓶车作为交通工具,先到指定地点安装探头进行监视,再提取装有赃款的包裹,骑行至附近停放的白色轿车处交货。为掩盖行踪,包裹被放置在电瓶车前方的箱子内,交货时连箱子一并丢至轿车后排。

  经查,张某参与作案多次,获利3000余元,全部用于日常消费。张某交代说,明知这些钱是“来历不正的诈骗所得”,却因贪图小利持续参与。最终,张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