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多彩分界线上的“宛美”画卷
· 习近平同斐济总统拉拉巴拉武就中斐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坚持“四个最严”要求 有力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 受欢迎的“纠错本”
· 争议化解,工伤医疗补助金终于到账
· 以强化检察监督实效更好服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内蒙古:紧扣“三好”标准推动新部署见行见效
· “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数字平台上线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多彩分界线上的“宛美”画卷
河南南阳:立足检察职能守护秦岭淮河生态带
王永强 汪宇堂

  

  

  

   河南省西峡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破坏林木案件后,开展“保护古树名木、护航秦岭生态”专项活动。图为检察官对县域内古树名木保护现状、日常养护等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勘验。 本报通讯员王永强 乔乔摄

  暮秋时节,漫步于秦岭、淮河交界处的河南南阳大地,但见雀鸟相鸣,奇花异草,美不胜收。五朵山豹猫家族再现踪迹,丹江口青头潜鸭又添新丁,桐柏山淮源湿地野生苍鹭继续扩容——这幅展现在南北气候分界线上的多彩画卷,正是南阳市检察机关立足职能守护秦岭淮河生态带的生动写照。

  南阳,古称“宛”,坐落于秦岭东段伏牛山腹地。这里既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也是淮河源头。秦岭、淮河在此交会,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是当之无愧的“生态宝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加强外来物种管控。日前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在规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时,明确提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

  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近年来,南阳市检察机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以检察之笔,在秦岭淮河生态带这条“多彩分界线”上描绘出一幅幅“宛美”画卷。

  用“减法”做“加法”——有效遏制生态入侵风险

  深秋时节,雨后初晴,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常绿乔木红豆杉在阳光照耀下淡红滴翠,闪闪发光。“粗毛牛膝菊已经清除完了,红豆杉等珍稀植物生长良好。”护林员朱贵旺说。

  今年春季,内乡县检察院接到群众反映:外来物种粗毛牛膝菊正以“生态位挤占”方式吞噬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本地植被,其极强的繁殖力已导致局部区域植物单一化。检察官与植物学专家经实地勘查后认为,该外来物种生长速度极快,繁殖力极强,若不及时清除,可能导致保护区内的部分物种灭绝。

  随后,该院依据生物安全法相关规定,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明确“分类清除、长效监测”整改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制定专项方案,在平缓区域采用“机械挖除+药剂灌根”的组合措施对粗毛牛膝菊进行地毯式清除;对陡峭山坡上的粗毛牛膝菊组织人工拔除,实现根系级清除;组建3支巡护队,将排查范围扩大至保护区外围5公里,建立“发现—上报—处置”24小时响应机制。同时,该院推动保护区重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原来分散的12处保护点整合为42平方公里的生态廊道,为金钱豹、林麝等旗舰物种提供了完整的迁徙与栖息空间。

  为实现物种保护标准化,南阳市检察院联合市林业局、河南师范大学编制《珍稀野生动物保护检察工作指引》,针对大鲵、红腹锦鸡等12种旗舰物种建立“物种档案”,将栖息地保护、迁徙通道维护、疫源疫病防控等6类事项纳入公益诉讼监督清单。

  “增加”本地物种多样性,就必须“减少”外来物种入侵。截至目前,南阳市检察机关已督促相关部门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马缨丹等外来入侵物种13种,有效遏制了生态入侵风险。

  以“柔性”克“刚性”——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文章”,往往藏在一个个关乎个体物种的“小案件”中。《建议》特别强调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南阳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检察机关在实践中始终坚持法理情相统一,以柔性司法激活生态修复主体责任,以刚性标准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2023年冬,张某因父亲重病,误信“野味补身”传言,在老界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缓冲区附近布设粘网,非法捕捉3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西峡县检察院办理该案时联合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启动“生态损害量化评估”程序,测算出3只红腹锦鸡的物种自身价值、栖息地干扰修复成本及生态服务功能损失。

  经综合考量张某家庭收入状况、主动拆除粘网的悔罪表现,以及其行为未直接造成红腹锦鸡死亡等情节,西峡县检察院创新提出“阶梯式生态修复+缓刑管护”方案:张某在科研人员指导下完成受损林地的植被重建;分期缴纳生态修复金;在缓刑考验期内需每月参与不少于6小时的栖息地巡查。

  此外,西峡县检察院发现部分猕猴桃果农为追求产量擅自砍伐原生猕猴桃林后,联合林业部门、某林业学院建立“司法+科研+产业”专班:一方面指导果农补栽原生猕猴桃实生苗,采用仿野生栽培模式修复受损区域;另一方面牵头制定《野生猕猴桃原生态保护指南》《山茱萸古树群保护方案》,推动建立2000亩猕猴桃原生种源保护区和山茱萸良种繁育基地。

  如今,老界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华斑羚、红嘴相思鸟等23种野生动物活动频次提升30%,原生猕猴桃种群自然更新率达65%,果农通过良种嫁接种植实现亩产增收3200元,真正走出“物种保护—基因留存—产业升级”的双赢多赢共赢路径。

  变“独奏”为“合唱”——跨区域协作守护生物多样性

  “现在‘打游击’‘打擦边球’式生态犯罪再也没有‘市场’了,这类案件办起来顺手多了。”谈起跨区域协作机制,淅川县检察院检察长马婉珍表示。

  2024年,淅川县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称,丹江上游有人非法采挖野生兰花,便通过协作平台启动跨区域响应机制,湖北十堰郧阳、陕西商南两地检察机关联动,快速固定DNA鉴定证据,三日内打掉一个涉及三省的非法交易链条,将涉案23株兰花均移交植物园迁地保护,实现了“全链条打击+科学保护”。

  南阳地处秦岭东段余脉与大别山脉交会地带,西北接陕西、东南连湖北,地形地貌复杂,跨区域协作护航生物多样性异常重要。

  南召—嵩县红豆杉群落保护案,是跨区域协作的典型例证。红豆杉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其分布区域常常跨越行政区划,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2024年秋,南召县林业局接到举报后,联合检察、森林公安部门以及嵩县相关部门开展“无人机巡护+地面核查”,2天内破获一起跨区域盗伐红豆杉案。随后,两地检察、公安、林业部门联合制定《红豆杉群落跨区管护规范》,明确核心区禁入、缓冲区限采的科学管控标准,为珍稀植物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2022年以来,在南阳市检察机关的协调下,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五市检察机关生态联席会议机制、“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相继建立,有效破解了跨区域生态犯罪打击难题。南阳淅川、西峡、桐柏和湖北随县等7个县(区)检察院联合聘请56名护林员、科研人员担任“公益诉讼观察员”,实现了信息共享、线索互通,构筑起“司法+科研+基层管护”的专业闭环。

  近年来,南阳市检察机关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351起,救助受伤野生动物2000余只,推动全市批建自然保护地5类37处。目前,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森林覆盖率较2021年提高了2%,南阳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等级面积占比达99%以上,辖区丹江、淇河、淮河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二类以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新的部署。日前结束的大检察官研讨班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强调检察机关要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检察工作。

  “我们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按照党中央和最高检党组的统一部署,综合运用刚柔并济、加减混合、合作共赢等措施,凝心聚力守护秦岭—淮河一线野生动植物资源,共建美丽生态圈。”南阳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