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31日电(记者史兆琨)8月31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第三场记者招待会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办。退役军人事务部有关负责人、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介绍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遗物修缮保护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就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保护抗战红色资源、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退役军人事务部不断强化设施保护管理,通过实地踏勘、史料查证、走访调研等方式,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信息采集校核,摸清抗战烈士纪念设施底数,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烈士陵园提质改造,投资2.7亿元,实施43个抗战烈士纪念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全国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补助资金20亿元,推动7.7万余座零散烈士墓迁至烈士陵园。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专项行动,与国家文物局密切配合,助推抗战烈士纪念设施和文物管护,有效提升设施总体面貌。
据悉,2018年5月1日起实施的英雄烈士保护法第25条将英雄烈士保护领域列为检察公益诉讼的法定领域,确立了检察机关对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的基本制度。自该法实施以来,检察机关积极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文物保护部门等密切协作配合,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围绕英雄烈士姓名、肖像保护以及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和革命文物保护等重点领域,找准监督点位,全面摸排线索,高质效办理了一批典型案件。
记者注意到,2024年9月30日,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最高检与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发布英雄烈士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共同推动构建英烈保护协同共治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