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检察人才何以“泉涌”
· 持续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
· 菜地里的小实验
· 针对“查扣冻”解除不及时打出执行监督组合拳
· 经营性停车场全部向残障人士免费开放
· 给“雪山精灵”一个安全的家
· 拘役罪犯“回家权”安全落地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8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经营性停车场全部向残障人士免费开放
北京顺义:推动建立落实残障人士车辆免费停放政策长效机制
张玮

  本报讯(通讯员张玮)近日,残障人士徐大姐驾车驶出北京市顺义区某停车场,栏杆自动抬起,后台屏幕显示:免费通行。残障人士车辆免费停放的背后是顺义区检察院数智赋能守护民生的履职实践。

  “部分经营性停车场未落实残障人士车辆免费政策。”今年4月,顺义区检察院收到了一份区人大代表建议。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干警第一时间前往区残联了解情况。“依据《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残疾人持交管部门核发的残疾人专用通行证驾驶残疾人本人专用车辆,在本市各类非居住区停车场停放时,免收停车费。”该院检察官胡古月介绍,该院通过与区残联工作人员座谈交流发现,确实存在部分残障人士无法享受这一政策的情形。

  “为了全面掌握情况,我们走访多位残障人士,并联动区残联工作人员和残障人士志愿者,走访了辖区部分经营性停车场。经调查发现,这一暖心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该院检察官助理张楷晴介绍,部分停车场因系统无法识别残障人士车辆或无人值守,残障人士不得不付费停车。部分停车场通过ETC自动扣费,残障人士需主动联系停车场、提供相关材料并经审核后才能退费,手续繁琐让部分残障人士放弃维权。调查还发现,部分无人值守停车场虽然提供联系方式,但对聋哑驾驶人存在沟通障碍。

  “进一步固定公益损害事实,要让数据说话。”顺义区检察院自主创建了违规收取残障人士停车费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调取停车场收费系统数据,并与残障人士车辆信息碰撞比对发现,仅2024年就有上百条违规向残障人士收取停车费的数据。数据分析显示,绝大部分违规收费系停车场采用ETC方式直接扣费。这表明智能停车场系统未与残障人士信息库对接,不同平台间的信息壁垒导致政策无法自动执行。

  今年5月,顺义区检察院检察官拿着这份数字证据,邀请区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行政机关及区残联代表召开听证会。会上,残障人士代表讲述出行困境,检察人员系统展示证据和法律依据。听证员讨论后一致认为,相关行政机关应切实履职,整改停车场管理漏洞,并提出“打通数据平台,实现减免自动化”的方案。

  听证会后,顺义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我们重点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在保护残障人士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把残障人士车辆信息接入停车场管理系统,让机器‘认得出’;二是建立长效机制,让信息‘跟得上’。残障人士换车了、人员更新了,系统也要同步更新。”胡古月介绍。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立即开展整改。在区残联的支持下,行政机关征得符合免费条件的残障人士书面同意,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将本人专用车辆必要信息录入停车场管理系统,解决了信息壁垒这一“卡点”,实现了经营性停车场管理系统自动识别残障人士车辆信息并自动抬杆放行。

  “经过整改,目前,顺义区全部95家经营性停车场已实现残障人士本人专用车辆‘无感’免费停放。”张楷晴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