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南的来凤山总被一层流动的岚气温柔包裹。晨光穿透薄雾,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这正是被誉为“来凤晴岚”的胜景。
当山风掠过松林时,偶尔会夹杂着历史的回响。80多年前,同样的山峦间,弥漫的不是雾气,而是硝烟;回荡的不是游人的笑语,而是枪炮声与呐喊。
1942年起,日本侵略者占领腾冲后,在来凤山顶修建防御工事。1944年7月,中国军队向来凤山日军阵地发起总攻,经艰难激战,攻破日军据点,夺取了来凤山制高点的控制权,为后续收复腾冲城扫清了外围障碍。
来凤山抗日作战遗址至今仍保存着中国军队反攻作战的炸弹坑、射击掩体、交通壕、藏兵洞等各类战场遗存400余处,是目前腾冲市内作战规模最大、遗迹分布最为密集且保存完整的抗战遗址群,2019年被列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介绍石碑和解说标识石碑被苔藓覆盖,漆体脱落,字迹模糊,难以辨认,战壕、掩体被杂草杂木覆盖。”今年5月,腾冲市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由于该遗址位于野外山林内,存在风化侵蚀、野草蔓延等保护管理不到位的情形,影响文物安全完整性,抗战记忆面临淡化风险,遂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7月,该院向腾冲市文旅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遗址进行修缮保护。文旅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制定整改方案,推进整改工作。
在整改过程中,文旅部门提出:“因该遗址位于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属于来凤山林管所管理范围,对该遗址战壕、掩体等进行杂草杂木清理整改,需要林草部门的协助配合。”
“检察建议不能一发了之,我们积极跟踪落实。”腾冲市检察院检察官王家逵介绍,针对文旅部门在落实检察建议中遇到的困难,该院与文旅、林草部门召开圆桌会议,就整改方向及协作问题进行共同会商,达成共识。“我们将积极协助配合文旅部门,对遗址周边杂草灌木进行砍伐、清除,共同做好抗战遗址保护工作。”腾冲市林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各项整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腾冲市检察院也在持续跟进监督,确保抗战遗址修缮保护到位。
抗战档案
来凤山战役
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占领腾冲后,在来凤山顶依靠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修建防御工事,作为固守腾冲县城的作战依托和掩护屏障。1944年7月上旬,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三面包围腾冲城,对来凤山日军阵地发起总攻,历经近半个月激战,夺得了来凤山制高点的控制权,为日后收复腾冲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