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声音周刊·建言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以更优检察履职服务乡村振兴
· “家门口”的检察服务网络不断扩大
· 为航运发展注入更多检察元素
· 引导迷途少年向上向善
· 让“公诉利剑”与“辩护之盾”合力生辉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8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李刚谈检律协作:
让“公诉利剑”与“辩护之盾”合力生辉
周晶晶 胡粲梓

  本报讯(记者周晶晶 通讯员胡粲梓)“构建良性互动的新型检律关系,让‘公诉利剑’与‘辩护之盾’合力生辉,是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湖北、服务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的重要保障。”7月29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松之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刚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检察院检察长赵慧、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洪浩共话检律关系新篇章时强调。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光荣使命,李刚指出,良好法治环境是基础支撑。律师群体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力量,是法治湖北建设的“建言者”与“护航者”,应在优化制度供给、驱动经济引擎、提升社会治理韧性三个维度精准发力。

  谈到检律关系,李刚说:“检察官与律师虽分工不同,但秉承共同的法治理念与维护司法公正的使命。”他还强调需以制度化建设强化监督。

  谈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践中的挑战,李刚在肯定其价值的同时,也指出制度适用早期存在律师发挥空间有限、值班律师参与不足等问题。他非常认可武昌区检察院的创新探索,今年4月,该院推出量刑协商“五步工作法”及《量刑协商确认表》。李刚作为亲历者介绍,该机制通过流程化设计,要求检律双方对事实、证据及量刑的意见必须具体明确,有力保障了协商实质化,律师能够更有效地行使辩护权。

  李刚还分享了一位律师同行的体验:在武昌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检察官充分听取意见,根据犯罪嫌疑人认罪退赃情况及时变更强制措施,并与律师面对面详细说明量刑计算过程,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在《量刑协商确认表》上签字。“这真正体现了‘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李刚期待该模式在全国推广,并建议出台相关规范。

  展望未来,李刚提出深化检律协作的四点期待:一是期待平台机制更畅通,让协作有广度更有深度;二是期待权利保障更刚性,让律师执业有保障更有尊严;三是期待角色参与更实质,让律师从参与者成为建设者;四是期待监督制约更良性,让“亲清”检律关系更互信。他坚信,检律同心同向,定能共同筑牢中部地区崛起的法治基石。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