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朱书慧 记者吴杨泽 王鹏翔)日前,由中央网信办联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精心打造的法治宣传活动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山西站”在太原启动。来自央视网、新华网、人民网及正义网等40余家媒体的编辑记者和部分网络名人走进太原市、晋中市和临汾市,感受山西积极构建普法传播矩阵,探索普法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作为中华法系源头之一,山西深挖传统法治资源。洪洞县华夏司法博物馆以皋陶文化为核心,陈列“五刑”体系等史料。馆内獬豸石像与“明刑弼教”匾额,生动诠释着古代司法智慧。洪洞明代监狱(苏三监狱)凭借虎头牢、丈八墙等完整规制,成为研究古代刑律的活教材。
在太原文瀛公园内的彭真故居纪念馆,珍贵的档案展现了彭真同志参与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记者到访时,来自虹桥小学的学生们正由家长带领在法律汇编手册模型墙前研读。据介绍,纪念馆与高校共建了“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开设青少年法治体验活动,年均接待参观者超10万人次,成为红色法治教育的重要窗口。
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山西多地创新办案普法形式。曲沃县检察院“沃苗”工作室“一站式”办案区,暖黄色的灯光、卡通化的墙面装饰、柔软的沙发座椅,与传统办案区的严肃氛围截然不同,处处透着温情。在这里,检察机关联合妇联、心理咨询师等多方力量,让未成年人在一个地方就能完成询问、取证、心理疏导等多项流程,避免受到二次伤害。另外,“沃苗”工作室深耕数字化普法赛道,积极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普法矩阵,让法律知识通过屏幕、代码、数据走进未成年人生活。
从上古先贤的智慧箴言,到新中国法制建设,再到当代检察人的温情守护,山西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司法不是遥不可及的庙堂之事,而是关乎每个人冷暖的日常守护。三晋大地的法治长卷,仍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