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绿海·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案当以律断,勿使琴音再为冤魂悲鸣”
· 法家弼士沈家本
· 一握之砂,从指间滑落时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7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握之砂,从指间滑落时
刘梅

  衰老就是“无用”吗?我们该如何直面老去的自己?日本影片《无用之人》将镜头对准退休后的特殊人群,带着观众看他们如何以自省之心重构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以轻喜剧方式揭示当今人们对“有用性”的执念以及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反思。

  宗介原是东京某大银行的高管精英,一直兢兢业业。“我不想自己的生活就这样结束。”经过短暂的退休迷茫,他鼓起勇气去找工作,随之生活也出现了不可控的转折。

  如何开启第二人生?宗介的“再出发”并不顺利,任职公司社长失败并背负巨额债务,于是他重新审视自己,而他的童年老伙伴们有的转型成酷炫的拳击裁判;有的继承了父亲的照相馆,并成为业余天文学家,发现小行星;还有一位在地震灾后建立NPO组织,并最终吸引宗介加入……一边找寻,一边接纳,他逐渐靠近生命的真实。通过个体故事折射群体困境,尤其是老龄化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日本电影比较关注的方面。

  无论身处何时何处,人生重大变动都可能随时发生,砸向我们生活的小船。就此搁浅,还是继续扬帆?正如片中的大叔们,自我觉醒成为打捞自己的强大力量。退休后的身份认同危机,是老龄化社会的显著特征。日本战后“终身雇佣制”的基本用人制度造就了许多人“工作即人生”的价值观。该片以艺术化的表达将老龄化问题提升至生命归宿的哲学层面。片中有个有趣的镜头,刚退休的宗介到公园闲逛,一位老大爷正在长椅上吃饭团,米粒掉在腿上,他马上捡起来吃掉。

  从岗位离开,成为社会人,觉醒也是从此刻开始。职业给了我们面具,离开则给生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卸下面具,回归了生命本真状态,是人生的再出发。”钱理群教授选择养老院生活后,提出回归自然、回归童年、回归家庭、回归日常生活、回归内心世界,每天重新发现自然的美好,解答我是谁、我将如何活着的命题。

  世上没有不谢的花。宗萨仁波切说:“演员不会因为角色是国王或乞丐而迷失自我。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戏服。”脱下戏服离场并非成为“无用之人”,不妨像宗介和他的老伙伴们那样,从一件件从前忽视的琐事中找到有趣的那个自己,并积极行动直面现实,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愉悦。影片借助宗介的视角,直面过剩的占有欲与情感依赖,重新出发时,在果断舍弃中剥离无效冗余,实现心灵减负,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觉醒——拒绝被裹挟,主动定义生活重心。表面是放弃,实则是一次自我认知的革新之旅。“作为一家之主,守护这个家无灾无难,富足无忧,这比完成任何工作都要伟大!”妻子对宗介感慨道。不再依赖外部认可与评价,完全遵循内心选择生活路径,从而获得最大自由。不必言不由衷,不必赶红绿灯,不必和别人一样……如此,内心从容,距离幸福则会更近一些。

  觉醒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能力。“无条件地爱自己,就是送给自己最大的礼物!”作家冯唐建议,把自己重养一遍,养得清澈又明朗,养得平静而坚定,养得丰盈且知足。健身,读书,旅行,学会独处,不内耗,不较劲,不攀缘,不依赖。外界的欢呼没那么重要,从容地选择下一步投奔的方向,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而不是生活在他人定义的成功里。人间一趟,事事值得,在“将自己好好养一遍”的过程中,把时间分给山川湖泊、花草树木,你会发现,精神思想的衰败一定会迟于身体皮囊的老朽,人生仿佛刚刚开始。

  良宽和尚的名句“落樱,残樱,皆成落樱”,成为影片的重要联结线。片头,宗介接下班的妻子去赏樱;片尾,妻子来乡下为宗介染发,樱花又开。生命如樱花般绚烂而短促,“岁月催人老”,宗介参悟,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无用之人”终究会成为所有人的标签,暗示人生的终极价值在于接纳生命阶段的自然流转,而非功利性“有用”。

  另一部日本同题材影片《九十岁,有什么可喜可贺的》中,已过90岁的作家爱子告诉我们:“没有意义就是最大的意义。”当很多人习惯以“有用”衡量一切时,这些“反内卷”的作品只通过日常点滴提醒我们:开心活着就很好,若能找到心之所向,则更值得举杯庆祝。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被困在“有用”的枷锁里。钱锺书先生曾说:“你喝了一杯茶,觉得很美好;你洗了一件衣服晾在外面觉得很美好;你看到今天的春风拂过杨柳飘觉得很美好。不是因为这些东西,而是因为你心无挂碍,所以他们才显得美好。”时间打马而过,人生的冬天来了,就当秋天来过吧,放慢脚步与自己和解,可以认怂,也可以燃烧,我们的生活都在此岸,无论何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英雄主义。成事莫追,落子无悔。人生就是一场路过,樱花七日,就是我们的一生啊!

  “一握之砂,从指间滑落时,忽然感到秋天的凉意。”来自宗介喜欢的明治时代诗人石川啄木的短歌集《一握砂》,暗喻着对生命无常与孤寂的顿悟,同时也让影片在刹那的悲凉中获得诗意的重量。还有多少舍不得,放不下,离不开?万物皆有其时,《无用之人》告诉我们:时间到,考场收卷,无论好坏都要走出教室。此刻,举杯,敬自己,这一期一会的人生!时间的河啊慢慢地流,河中的我们慢慢地走。摘掉面具,以觉醒之心更好地观照当下。这种认知跃迁本身,就是最深邃的“大用”,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的伟大战斗。

  这一生热闹欢腾,被命运夺走很多东西,同时也收获不少宝藏,换乘也好,终点也罢,恰恰都是真相,正如泰戈尔所说:“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站在岁月的尾巴上,对自己说:这一生辛苦了!即使没有好的原生家庭、如意的伴侣,能够保持觉醒的状态,没有忽视对自我的观照,便可以时时笑看片片樱花飘落,和光同尘地活着,真的也不错啊!觉醒时向内的构建往往让人具有更高的心理韧性,从而让我们无所畏惧。

  接下来,还有长长的路要走。打起精神,只要启程,日日都是良辰。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