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戴小巍 通讯员秦娇娇)“这起危险驾驶案存在血样送检程序瑕疵问题,但未向公安机关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
“这份诈骗案的法律文书,说理部分略显单薄,对关键证据的采信逻辑和犯罪嫌疑人辩解未充分回应,说服力打了折扣!”
近日,在湖北省红安县检察院,开展了一场覆盖全院刑事检察条线的案件质量互查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办案检察官埋首案卷,围绕案件法律适用是否准确、办案程序是否规范、文书制作和使用、释法说理、办案效果、司法责任制落实等方面进行互查,时而凝神记录,时而低声交流。每本卷宗都对应着一张详实的评查问题清单,发现的问题、改进的建议被一条条、一项项清晰标注出来。
“我觉得这个案子办得挺顺手,但大家集思广益还是发现了平时工作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刚被指出文书说理不足的张检察官,指着清单上的记录坦言道,“案件互查既指出了我办案中习惯性忽略的问题点,也反映出今后工作中可以提升的空间。很直接,也很受用!”他的发言引起其他同事的共鸣。
据悉,该院紧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不断优化案件质量评查方式方法。今年以来,该院着力构建“办案人自查、检察官互查、案管部门评查、重点案件专项查”的立体化、多元化案件质量评查机制。此次检察官互查,正是其中关键一环,让检察官在“挑刺”与“被挑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警醒、相互促进。
互查结束后,案管部门将所有问题清单汇总梳理,形成“体检报告”,反馈到人,限期整改。评查结果还将纳入检察官业绩考评,真正推动形成“查摆问题—精准反馈—有效整改—质量提升”的良性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