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石佳 何海燕)7月22日,记者在国家检察官学院新疆分院看到,在挂着“中亚国家司法合作交流基地”的办公楼内外,工作人员正忙碌着,他们在为即将迎来的涉外检察培训班做筹备工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新疆已经成为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援疆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国际合作处处长穆靖海介绍,“一学院两基地”(一学院即国家检察官学院新疆分院,两基地即中亚国家司法合作交流基地、中亚国家司法检察研究基地),是在最高检和自治区党委指导和支持下,为加强涉外法治工作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2024年7月,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一行在赴吉尔吉斯斯坦出席第二十二次上合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前,曾到基地调研了解建设情况,对基地承担的各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前,中亚国家司法合作交流基地已经建成,即将投入使用。该基地建有教学实训楼、外籍学员公寓楼、综合楼等,内设多媒体教室、研讨室、图书馆等,可同时满足300名检察官的培训需求。按照最高检统一安排,该基地将于今年下半年接待乌兹别克斯坦检察官在这里培训,这也是基地建成后承接的首批涉外检察人员培训。同时,中亚国家司法检察研究基地于2024年经最高检批准设立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会同新疆大学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围绕中亚国家检察制度和法律制度开展编译研究,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穆靖海介绍。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流、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一学院两基地’在承担检察理论研究及交流任务之外,将努力突出新疆特点,让中外学员们不断增进了解、加强互动、巩固友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高继明表示,今后,“一学院两基地”将成为面向中亚国家检察机关开展人员交流、工作培训、司法协助的常设性基地,为更好推进与中亚国家司法交流合作提供有力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