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庭支持公诉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对每一名刑事检察官而言,这不仅是代表国家指控犯罪的主战场,更是一项“看家”本领。回看参加出庭评议活动的全过程,有两项工作感受最深刻。
一是坚持亲历性原则,吃透“证据”,为庭审有效指控打下坚实基础。庭上的淡定从容源自庭前的实质审查。此次参与评议的是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伤害行为与死亡结果发生有一定时间间隔,也有一定的介入因素,这是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虽然尸检鉴定意见确认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仅使用证据结论是远远不够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委托北京检察科技中心法医提供技术协助,出具专门审查意见,辅助判断运用证据;前往司法鉴定机构与鉴定人面对面沟通,了解鉴定意见的论证依据与思路。在一份份病程记录、检验报告中,在一张张病理切片、核磁影像中,在一次次与鉴定人的沟通中,我对本案尸检鉴定意见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也坚定了申请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想法。在庭审中,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和反询问,清晰阐述了鉴定意见,极大增强了指控的力度。发表质证意见时,我结合法医学专业知识,深入浅出论证了本案因果关系,面对辩护人在庭审当日提交法医学书证审查意见书的“证据突袭”,当庭也给予了有力答辩。这一切都源自实质性审查、亲历性办案给予的底气。
二是强调庭审实质化,合理布局,为高质量出庭支持公诉提供有力支撑。庭审的合理规划是庭审高质效进行的关键。在本案证明体系的搭建与展示中,我们遵循从客观性证据到主观性证据的举证思路,对现场监控录像这一客观反映案发经过的重要证据进行了精心举证设计。本案案发过程仅有11秒,为清楚展示短时间内被告人快速连续的伤害行为,公诉人分三次播放案发过程,第一次展示全貌,让法庭对基本情况有所认知,第二次强调要点,提示与案件认定有关的重要事实,第三次慢速播放并配以解说,逐帧展示被告人从拳击头部到打倒在地再到木杆重击的行为。充分详细多层次出示现场监控录像,全方位展示案发过程,为后续庭审奠定了坚实的事实基础。
法庭是公诉人的考场,需要公诉人不断在检视反思中提升素能,努力让每一场庭审都成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