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杨泽 王鹏翔)“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周边道路都已经进行了硬化、拓宽和绿化。依据历史资料,指挥部旧址内部设置了多个陈列室,通过丰富的实物展品、历史照片等,能够直观感受当年革命先辈的战斗岁月。”日前,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的保护管理人员热情地向检察人员介绍。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位于神池县义井镇义井村后街,占地面积约983平方米。1937年9月,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领该师由陕西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在神池县设立指挥部,指挥开展抗日游击战,至1938年2月离开。1949年解放后,地方政府将该处院落分给一户李姓村民居住。后该院落几经易主,2010年后由一户杨姓居民居住。2015年8月,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被忻州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3月,神池县检察院在开展文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现存房屋主体为木质结构,其正房、东西耳房、西房、东房、东偏房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墙体裂缝;院中搭建的牛棚等设施破坏革命文物整体风貌,革命文物亟待保护修缮。针对这一情况,该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通过实地勘查、调取史料、咨询文物保护专家等方式,全面掌握旧址损坏状况及保护需求。随后,依法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切实履行文物保护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革命文物。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协同履职。一方面,着力厘清文物权属,通过置换补贴方式依法取得指挥部旧址所在院落的所有权;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专家进行勘查、设计,开展保护修缮工程。截至目前,修缮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房屋主体结构在原基础上增加支护,院墙全部整葺,影响文物安全和整体风貌的设施全部拆除,指挥部旧址原貌得以恢复。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作为见证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重要历史遗存,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和精神内涵。如今,“整装”后的指挥部旧址已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当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赓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
抗战档案
八路军120师东渡黄河抗日
1937年9月,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120师东渡黄河进驻以宁武、神池为中心的晋西北地区,在神池县义井镇设立指挥部,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至1938年2月指挥部离开义井镇。进驻期间,120师有力配合了忻口和太原方向的战斗,对日军的交通运输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收复岢岚、偏关、河曲、保德、神池、五寨、宁武7座县城,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