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于莹莹)7月14日至18日,安徽省的15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主题,实地了解监督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有关建议落实情况。
7月1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见面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负责人在致辞中介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生态环境建设新成效,并对来访的全国人大代表表示欢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说明此次走访的背景、主题和意义。代表听取内蒙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汇报。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诉讼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目前,检察公益诉讼法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拟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内蒙古作为检察公益诉讼先行先试的探索地和检察公益诉讼高质效办案的践行地,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内蒙古实践样本。
见面会后,全国人大代表辗转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两地,深入元上都遗址古树保护案现场、督促治理草原矿山地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现场、“检察微+”工作站、“99号公路·益路同行”工作示范点、“传红守绿·共护公益”工作示范点、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实地了解、亲身感受内蒙古公益诉讼检察实践。此外,代表们还走访了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乌拉盖管理区检察院数字检察指挥中心、公益诉讼指挥中心等相关功能区,进一步了解检察工作职能。
7月18日上午,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主持召开全国人大代表走访了解内蒙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反馈意见座谈会,听取代表意见建议。代表们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持续强化生态安全保护、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等提出意见建议。
参加此次走访的全国人大代表为丁毅、王建伟、王敏、刘惠贞、李发权、李杨、杨山红、杨广奇、吴梅芳、张志菊、金葆康、郑磊、贾亮、徐晓婵、彭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