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向前推进”
· 习近平同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就中玻建交40周年互致贺电
· 让老字号的“烟火气”安全传承
· 守护刑罚执行的公平与公正
· 同心促和,听证请来“金牌调解员”
· 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办好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
· 掩埋烈士的“小土丘”旁立起纪念碑
· 图片新闻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7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掩埋烈士的“小土丘”旁立起纪念碑
石佳 曹娟 代志芳

  每逢腊月廿二,河北省深州市北杜庄村的老百姓天不亮就起床,带上几挂鞭炮和自家的干鲜果品,前往村委会西南角几处散落的坟茔处祭拜。80多年来,风雪无阻,从未间断。该村还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就是每年的腊月廿二,全村不宴客、停嫁娶、止兴工。这些习俗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7月7日,记者见到了该村原党支部书记杨宝来,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那几处坟茔的由来。

  1939年2月10日拂晓,八路军120师715团遭遇日军突袭,为掩护大部队转移,715团的战士们在北杜庄村与日军展开殊死战斗,后经统计共有85名战士牺牲。战斗结束后,八路军和当地老百姓一起将阵亡战士就地掩埋。

  “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知道他们为了谁。”杨宝来告诉记者,“把烈士墓修缮好是全村老百姓的心愿。不过,苦于缺少维修资金,这些年我们能做的也只是按时祭扫。”

  今年1月,事情出现了转机。长期关注革命老区建设促进工作的“益心为公”志愿者耿彦钦得知上述情况后,将烈士墓失管的线索上传至“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深州市检察院得知线索后立即派员前往现场查看。

  经村里的老人引路,办案检察官崔志博、杨珊珊看到了烈士墓现场的景象:通向烈士墓的道路位于一堵石灰墙和民房的夹道间,只容一人侧身通行,几个孤零零的“小土丘”散落其间,低矮到让人难以辨识。此外,关于烈士事迹的史料传承基本依赖村民口述,面临着失传断层风险。

  为有效保护烈士安息之所,深州市检察院迅速立案,并联合石家庄军事检察院多次展开现场勘查。今年3月,深州市检察院、石家庄军事检察院联合向深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全面履行英烈纪念设施保护管理职责,整修烈士纪念设施,加强史料收集,强化日常管护。

  但是,深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落实检察建议过程中遇到了“阻碍”。《烈士安葬办法》规定,零散烈士墓应由当地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并征得烈士遗属同意,就近迁入烈士陵园或者烈士集中安葬墓区。按照这一规定,长眠在北杜庄村的85名烈士遗骸应迁入深州市烈士陵园安葬。但在征询村民意见时,不少老百姓红了眼圈:“80多年了,每逢腊月廿二和清明节我们都要祭奠烈士,他们跟我们的亲人没有区别。如果把烈士墓迁走,我们的念想就没了。”

  考虑到80多年来北杜庄村老百姓自发为烈士守墓,缔结了深厚情感,深州市检察院、石家庄军事检察院联合深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次邀请专家现场论证“就地保护”的可行性,同时前往河北肃宁等地考察英烈纪念设施保护样板,最终决定划拨资金在原墓区重修烈士墓、竖立纪念碑、扩建纪念广场,建成集瞻仰、教育、传承功能于一体的规范化烈士纪念设施。为巩固长效保护机制,深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北杜庄村委会签订《烈士纪念设施管护责任协议》,明确村集体作为日常管护主体,安排专人负责环境清洁、设施巡查、祭扫秩序维护等工作。此外,深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调取了有关军事档案馆馆藏档案,确定了85名烈士的身份信息并完成备案,同步启动“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目前已帮助3名烈士完成寻亲。

  今年6月,军地检察机关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委员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对行政机关落实检察建议整改成效进行实地评估。晨光中,烈士纪念碑上“抗日英烈永垂不朽”几个描金大字熠熠生辉,修葺一新的烈士墓园四周也种上了松树和柏树。

  “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推动英烈设施保护,不仅改善了墓园环境,更提升了英烈设施的整体形象,让英烈精神得以彰显。”瞻仰过烈士纪念设施后,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饶阳县端午村党支部书记郑志辉说。

  “英雄长眠于英雄的土地,由英雄的人民守护。每一处烈士纪念设施都铭刻着先烈的热血与荣光。军地检察机关凝聚公益保护合力,以法治力量让英烈精神永存,这是对英烈最深切的告慰,也是对红色基因最有力的传承。”全国人大代表、武警山西总队某支队股长李俊杰说。

  抗战档案

  邢家庄遭遇战

  为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底,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领师直、715团、716团、独立1支队由晋西北挺进冀中,1939年1月与冀中军区部队会合。120师在冀中军区部队配合下,先后进行了曹家庄、大曹村、邢家庄、黑马张庄等战斗,粉碎了日军对冀中根据地的第三、四、五次战役围剿。1939年2月10日,八路军刚到邢家庄,即遭遇日军突袭。八路军节节抗击并向南转移,715团主动撤出战斗,在北杜庄村集结后向东转进。战斗中,为掩护大部队转移,85名战士牺牲,其中年龄最小的战士只有17岁。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