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非常高兴看到北京市检察机关在数字检察工作中取得了可喜成效,不仅让法律监督更精准更高效,也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海淀区检察院研发的网络隔空猥亵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个模型,检察官从28个案件中挖出289条线索,追加认定了29名未成年被害人,把那些隐藏在网络角落的罪恶揪出来,真是大快人心!这个模型在北京市检察院的指导下还进行了迭代升级,可以把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保护网织得更密更牢。
总的来说,北京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的创新实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保平安,像“防雷检测公益诉讼监督模型”锁定30家问题加油站,直接消除城市安全隐患;二是护生态,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为“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利民生,通过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解决了老百姓多少烦心事。
这些实践让我体会到,数字检察是一场治理革命,而不是一时的花架子。期待北京市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以智能化监督守护百姓美好生活。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