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某镇某村茶园自动喷淋灌溉系统稳定运作,为茶树提供充足水分,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现在是高温天气,咱们的茶树正需要‘喝水’,自从有了喷灌系统,给茶树浇水再也不用人工上下山挑水了。”近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某镇某村茶园自动喷淋灌溉系统稳定运作,茶农张大爷一边修剪茶叶一边向前来回访的检察官不住感慨。
2016年,纳溪区某镇某村争取到的茶产业水资源建设项目开工,但之后一直处于“烂尾”状态。2024年8月,纳溪区检察院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监督,推动当地政府、法院及相关单位合力护航工程完工。今年初,在茶叶的关键管护期,该村的茶农们终于用上了高科技喷灌技术。
工程“烂尾”7年:茶农的困与盼
纳溪区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被誉为“中国特早茶之乡”。纳溪区现有茶叶基地31.5万亩,年综合产值89亿元。纳溪区某镇某村是该区茶产业主产区,因地处岩区、水利设施基础薄弱,2016年获批的市级茶产业水资源建设项目是该村茶农们的希望。该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新增自动灌溉面积1124.3亩。但是,计划70天完工、于2017年底就投入使用的自动灌溉工程项目,直到2024年也迟迟未完工。
“茶农只能靠蓄水池存储天然雨水和人力从山下取水灌溉,茶叶生产经营遇到了难题。”2024年4月,纳溪区人大代表依托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向纳溪区检察院反映相关情况。纳溪区检察院随即派员回访人大代表,对相关区域的茶山、茶企、茶农进行摸排,了解到前述灌溉项目建设停滞确实已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遂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
涉案项目为什么推动艰难?经查,该项目于2017年9月开始施工,因未妥善解决土地协调、电力配套滞后等问题进度缓慢。当地政府多次协调,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统筹调度,相关部门协同不畅,历时一年多该项目仅完成工程总量的70%。2021年3月,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无人跟进项目建设,工程建设陷入长期停滞。2023年11月,经相关部门协调,项目虽完成了变压器安装,但因原施工单位不配合,工程再次暂停。
多方联动“破局”:从诉讼到通水的100多天
2024年5月,纳溪区检察院向属地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强监管,推动涉案项目投入使用。但在整改回复期内,相关工程仍未有效复工。同年7月,检察官现场核查发现,相关工程依旧处于搁置状态。同年8月28日,该院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请求判令属地镇政府依法履行水利项目建设监督管理职责,确保项目尽快投入使用,保障周边茶山及农户的生产灌溉。案件起诉后,纳溪区检察院在跟进监督中发现,相关工程建设进度仍然缓慢,并时有停工现象。同时,属地镇政府因多次督促建设单位加快施工进度收效甚微,商请检察机关介入协调。
纳溪区检察院调查发现,相关工程进度慢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施工方不配合、涉及部门较多且互相推诿、经办人员频繁更换、相关资料收集不全等。就此,该院与属地镇政府共同商定整改方案,协调组织镇政府、村委会、施工单位和纳溪区财政、水务、审计等部门多次召开推进会,厘清各方责任,明确具体任务及完成时限,倒排工期。
2024年9月,经多次商讨,大家形成了“由村集体垫资,原施工单位委托第三方协助施工,属地镇、村派专人全程查看进度,审计部门同步跟进”的工作方案。相关工程恢复施工后,纳溪区检察院督促该区审计、财政等部门实行联合巡查,坚持三天一巡查、一周一总结,确保施工进度。
经过100多天的推进,2024年12月,涉案项目终于完工。为确认使用效果、推动落实后期维护责任,纳溪区检察院于当年12月13日组织该区法院、水务、审计等部门召开公开听证会,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听证员参会。通过实地查看灌溉情况,听取茶农和建设单位、属地镇村、相关部门代表的情况介绍,听证员一致认为涉案项目已达到建设要求,可投入使用。
“人大+检察”延伸治理:打通乡村振兴“水动脉”
“尽管涉案项目已经完工,但施工过程拖延时间过长,致使公共利益持续受损,属地镇政府在履职尽责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切实维护公共利益,检察机关于今年2月26日依法变更诉讼请求,请求判令属地镇政府怠于履行水资源项目建设管理职责行政行为违法。这不仅对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具有警示意义,也对其他工程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起到震慑作用。”检察官说。
今年3月10日,纳溪区法院作出判决,确认属地镇政府怠于履行某村2016年市级水资源项目建设管理职责的行政行为违法。收到判决书后,纳溪区政府和属地镇政府非常重视,完善了相关监管机制,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以该案办理为契机,纳溪区检察院对辖区涉茶产业水利工程开展专项排查,竟发现了多个类似问题。为此,该院向纳溪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采取“人大+检察”协同监督模式,推动纳溪区人大审议通过“全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议案,形成茶产业保护长效机制。
在此基础上,纳溪区检察院促成该区开展茶产业工程建设进度攻坚专项行动,督促涉茶产业4个水利工程按期完工,为纳溪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这次‘人大+检察’协同监督的探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解决了遗留问题,打通、激活了‘水动脉’,满足了茶产业的灌溉需求,让村集体和村民都得到实惠。”纳溪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