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宝鸡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对一起案件进行回访,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永科站在焕然一新的工作室对检察官说:“谢谢你们的努力,不然我这陶艺作坊可太难了。”
宝鸡古称陈仓,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在汉唐历史上都写下浓墨重彩之笔的雍州故地,宝鸡市拥有丰富的非遗项目。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检察机关以向内融合履职和对外协同作战为两翼,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保护的检察解法。
在宝鸡,周永科经营着一个周氏老窑口,掌握独具特色的传统陶罐制作技艺。但因资金短缺,该窑口窑室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这几年,同行业艺人相继改行,只剩周永科苦苦支撑,周氏陶罐技艺存在失传风险。2024年,宝鸡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发现周永科的窘境,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职能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为周永科申报专项经费15万元,用于修缮非遗工坊、加固窑室,还帮其设立展室,指导其开发新作品,丰富产品品类。今年春节后,在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周永科开办了陶罐制作技艺专题培训班,吸引众多陶艺爱好者参加,周永科从中吸收培养学徒5人。
“当前,在非遗文化保护领域存在一个不良现象。有的地方申报项目很积极,将申报成功视为一种政绩。但批下来之后,却对非遗文化冷眼旁观,任传承人独自支撑,甚至自生自灭。检察机关应监督相关部门杜绝这一现象,落实非遗保护法规的全面性要求,既要抢救保护,又要推动传承发展,既雪中送炭,又锦上添花。”宝鸡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介绍。
凤翔泥塑、马勺脸谱、木版年画……宝鸡市仅凤翔区一个区就有各级非遗项目77个。近年来,凤翔区检察院立足区情,积极打造非遗文化项目检察保护“凤翔模式”。通过构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模式,开展专项保护、上门服务等活动,该院从四个方面提出12条具体保护措施,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体系。目前,既有宣传声势又有扎实举措的民间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检察守护活动,正在凤翔区蓬勃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十分关心。守护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继往开来,检察机关走在了前头。”日前,全国人大代表郭文生考察宝鸡非遗保护工作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