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盘江风景图。
开栏的话:2024年4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办理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专案。珠江流域七省区检察机关按照“大兵团联合作战”的一体履职模式,聚焦船舶污染、城乡水污染、农业养殖污染、河湖“四乱”、矿业污染、水土流失、生态流量监管等水环境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发力,高质效办理了一批案件。今天起,本刊将陆续刊发高质效珠江专案关联案件背后的故事,敬请关注。
北盘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上游的重要支流,流经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贞丰、册亨、望谟、晴隆、普安等县(市),最后注入珠江干流红水河。
2024年4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办理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专案,并成立专案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7个省级检察院各设分组,一体推进案件办理。
黔西南州检察机关闻令而动,率先部署北盘江小专项。从“九龙治水”到“握指成拳”,从“生态伤疤”到“绿色银行”,这场持续8个月的生态保卫战,不仅改写了一江碧水的命运,更探索出一条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法治新路径。
“九龙治水”下的生态环境治理困境
在晴隆县某煤矿排污口前,晴隆县检察院检察官张云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一张环境被污染图片——一边是暗红色的矿渣废水,一边是浑浊的河道。
据张云介绍,2023年8月,该院在摸排线索时发现,该煤矿既未依规修建挡土墙,也未落实防尘措施,厂区内煤矸石堆积如山,部分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已出现自燃现象,浓烟裹挟着刺鼻气味飘散数里,附近居民苦不堪言。铁、锰含量超标的外排废水流入北盘江,严重污染河水。
北盘江涵盖黔西南州7个县(市),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问题?检察官经走访发现,在兴仁市某煤矿,渣场内排入环境中的淋溶废水,污染因子铁检测值严重超标。在安龙县某金矿,超标淋溶水直排对安龙县城及7个乡镇(街道)约30万人的饮水安全和8万余亩农业灌溉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除工业污染外,还有生活污染。在普安县贯城河畔,检察官发现,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县城部分生活废水直排入江。部分水流平缓的河段,垃圾附着在两岸水面上。
“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从未停歇。”某行政机关负责人说,“我们也在推动相关治理工作,但效果一直不好,主要原因是跨区域导致的政令不统一,执行标准不统一。”
污染主体跨行政区、污染类型交织叠加,仅靠某个基层检察院难以破局。2024年4月3日,最高检立案办理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专案,北盘江相关问题被并入专案挂牌督办。
2024年4月16日,黔西南州检察院以事立案,该院检察长担任主办检察官,抽调各基层检察院办案骨干组成办案团队,一体推进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
在最高检、省检察院的指导下,20名办案骨干组成8个办案组,深入18条河流、10个矿山,形成49份影像证据链;调用67架次无人机航拍,排查330个疑似排污口,依托7个水质监测点位的专业报告精准锁定问题。最终查明,北盘江流域存在工矿排污、城乡污水直排、养殖污水排放、水面垃圾污染等问题,相关行政机关未采取有效措施修复生态或行政主管部门履职不到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一场与污染赛跑的立体化战役
“北盘江流域问题复杂,监管主体不一,只能通过各县(市)统一联合执法和检察协同督促。”为推动问题解决,黔西南州检察院综合运用圆桌会议、专题报告、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方式,推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凝聚共识,其中发出检察建议38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9件,磋商7件,支持起诉2件。
涉矿污染问题突出,是北盘江小专项整治的重点和难点。黔西南州检察院通过对全州矿业污染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发现主要有职能交叉、管不好,对历史问题不愿管等问题。
针对职能交叉的问题,晴隆县检察院召集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座谈磋商,将污水直排治理、尾矿治理、矿山修复等问题逐一落实到具体部门,并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解决履职争议。针对辖区无主煤矿存在的煤矸石治理不规范历史遗留问题,该院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后,县委决定由该县能源局牵头,辖区乡镇配合治理,共清除煤矸石1300方、开展矿山修复6亩。
针对安龙县某金矿“新旧企业责任推诿”难题,安龙县检察院通过检察建议推动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相关行政机关投入650万元建设淋溶水收集池,实现淋溶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回用率达100%,原排污沟渠pH值恢复至正常值。
涉矿企业污染问题涉及很多专业领域,对检察官也是一个挑战。“只有全面查清污染事实、损害后果等基本情况,按照‘可诉性’要求合理提出追缴、追偿、修复、治理等建议内容,才能让行政机关可操作。”兴仁市检察院检察官雷慧廷介绍,该院针对某煤矿企业煤矸石污染问题,向兴仁市生态环境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对涉案煤矿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方及时有效予以整改。
黔西南州检察院副检察长岑卫介绍,涉矿污染治理取得黔西南州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最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协调联动的治理格局,合力推动治理矿山排污220处、尾矿治理5处、修复矿山11座,修建截流沟2万余米、淋溶水收集池4个,地板硬化880平方米,清理矿渣约20万平方米。
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是第二大难题。依托府检联动机制,黔西南州检察院与该州生态环境局联合出台损害赔偿实施方案,形成“检察建议+执法督察+生态修复”闭环;推动政府投入9000多万元,新建11座处理池,一体化提升泵站1座,清理被污染水域250余万平方米。
写在绿水青山间的检察答卷
“一体化履职推动北盘江污染问题全面治理”“污染治理成效十分明显”……2024年11月22日,北盘江污染治理案公开听证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听证员纷纷发言。
“公益诉讼不是终点,而是生态治理的新起点。为守住一湖碧水,助力脱贫区域乡村振兴,黔西南州县两级检察院积极加强与辖区相邻北盘江干支流跨地区检察机关协作,扎实做好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后半篇文章’,构建北盘江‘长效保护网’,推动源头治理。”黔西南州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负责人介绍。
在北盘江贞丰县国家湿地公园,黔西南州、贞丰县检察院与安顺市、关岭县、镇宁县检察院共同建立了“北盘江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望谟县检察院与黔南州罗甸县检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检察院签订了《关于红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协作实施意见》,推动形成跨省公益司法保护长效机制。
…………
如今,站在北盘江畔的贞丰观景台远眺,曾经裸露的矿山披上了绿装,曾经污浊的河面倒映着蓝天。这场由检察机关主导的生态革命,不仅让珠江源头焕发新生,更证明了检察公益诉讼的制度优势,再顽固的“生态顽疾”也能找到治愈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