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把历史视角、战略思维,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
· 推动沪上检察“争一流、走在前”再上新台阶
· 以案为鉴锻炼过硬作风
· 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和法学专家咨询工作会议举行
·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
· 2024年度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集体评选结果公布
· 引导全社会参与未成年人保护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5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张大冬建议
引导全社会参与未成年人保护
管莹 张士海 黄雁南

  

  

  

   近日,张大冬代表(前排右二)来到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实地视察该校观护基地建设和运行情况。

  本报讯(记者管莹 通讯员张士海 黄雁南)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党委书记张大冬参加淮安市淮安区检察院组织的“法治心安”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工作交流会,对该院未成年人观护工作成效作出肯定。

  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大冬非常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大冬提交了关于对涉罪未成年人实行分级干预机制的建议,得到最高检积极回应。全国两会结束后,张大冬曾应邀到淮安区检察院调研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这次交流会上,张大冬依旧关注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他了解到,淮安区检察院积极贯彻最高检和江苏省检察院工作部署,2024年以来分别在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百斯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淮安区淮城街道楼东社区居委会、淮安市华言心理咨询有限公司设立了4个未成年人观护基地。

  “4个基地类型不同、各有侧重,能够满足涉罪未成年人的不同需要,实现更好帮教效果。”淮安区检察院检察长李玮介绍,通过观护基地的帮教,已有5名观护对象在上海、江苏等地找到工作,重回人生正轨。

  “这在全省都很少见!”对淮安区检察院设立的观护基地运行模式,张大冬给予肯定,“涉罪未成年人既可以自主选择某一个基地,也可以依次进入4个基地,实现技能培训—岗位实践—核心价值观提升—顺利回归社会这一全链条、闭环式管理模式。”

  会上,张大冬建议,检察机关在观护基地运行过程中,注重个案和类案的总结提炼;积极推动建立相关制度机制,明确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在涉罪未成年人帮教中的权责;推动更多的组织和人员参与观护基地工作,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