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颖频 李敏 通讯员陈妍君)“许大姐,来帮忙搭把手递哈筐筐!”“廖大姐,你地里青海椒秧蹿得好壮实呦。”日前,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检察院检察官回访案件当事人时,看到两位老人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脸上露出笑容。谁能想到,就在数月前,她们还是一对从争执不休到拳脚相向的老邻居。
2023年11月的一天,廖大姐偶然听到许大姐家人商量装监控防偷树苗,误以为对方怀疑自己,遂当场质问引发争吵。情绪激动的廖大姐一拳击中许大姐面部,经鉴定达轻伤二级。2024年9月,案件移送至五通桥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审查期间,检察官发现,多年前,廖大姐曾误将许大姐种植的药材当成野生药材采摘,导致两家早有积怨。案发后,双方各执一词,赔偿金额也无法达成一致。眼看旧账未了,又添新怨,两家之间竖起“堵心墙”。
为此,五通桥区检察院派驻区综治中心12309检察工作站决定依托综治中心的“一站式”矛盾调解平台,凝聚“检察机关+属地调解委员会+律师+心理咨询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2024年11月,考虑到两位老人年龄较大、出行不便的实际情况,该院就近召开了一场特殊的调解会。
调解会上,检察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逐一向廖大姐分析法律责任和赔偿依据,释明法律后果,算清“法律账”;镇村干部则请出双方都信服的“和事佬”,以村里因纠纷两败俱伤的真实故事敲响警钟,再翻出两家“农忙搭把手”“建房齐出力”等往事唤醒邻里情,算清“人情账”。最终,通过释法说理和情感疏导,两位老人积压已久的怨气终于得到了释放。
经多次调解,今年1月,双方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经审查全案事实并开展社会危险性评估,五通桥区检察院依法对廖大姐作出不起诉决定。
据了解,五通桥区检察院自2024年入驻该区综治中心以来,积极整合多方力量,把调解阵地建在群众“家门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截至目前,该院已接访51人次,参与化解矛盾39起,发现法律监督线索1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