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检察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最高检发布9个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 强化财产刑适用,对犯罪形成有力震慑
· 上下联动抗诉,加强生效裁判监督
· 从海量数据中筛选线索,推动打掉售假窝点102个
· 假冒“乳山牡蛎”公然在直播间售卖
· 习近平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会谈
· 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共同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 联学八项规定精神,推进检学深度融合
· 以“检察之力”守护“创新之源”
· 近距离感受依法平等保护的检察实践
· 农田里的“回头看”
· 第二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4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海量数据中筛选线索,推动打掉售假窝点102个
北京:以首善标准助推形成版权保护“规则之治”
张羽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张羽)网络时代,文学、电影电视剧、音乐等领域的版权侵权现象较为多发,检察机关如何应对?4月23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 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田向红在答记者问时,介绍了北京市检察机关的相关做法。

  据了解,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以首善标准推进综合履职,助推形成版权保护“规则之治”。在全市三级检察机关组建15个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办案组织,2021年以来,高质效办理了全国首例侵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形象著作权刑事案,邵某某等18人制售2500余万册盗版少儿读物、学生教辅书案,利用AI模型制售盗版拼图案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093件。

  田向红介绍,在办理这些案件的过程中,一方面,北京市检察机关加强以案说法、普法宣传,一体推进版权产业司法保护和法律监督。例如近期北京市检察院发布了版权保护办案要旨中英文双语版,2024年7月还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刑事风险提示等。另一方面,AI赋能创建法律监督模型,精准打击侵权假冒犯罪,通过整合检察办案内部数据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首都版权协会受理投诉等300余万条数据,自主研发一键式筛选数据的智能解析程序,推动打掉售假窝点102个,77件民事再审检察建议获采纳并促成和解结案。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