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你们又来看我啦……”近日,河南省桐柏县检察院检察官再次来到被害人悠悠(化名)家时,悠悠正坐在院子里玩耍,看见检察官后她立马起身跑过来。悠悠开心的笑容,拉着检察官说不停的激动模样,让站在一旁的悠悠父亲笑着笑着,却又红了眼圈。
小女孩的痛苦记忆
2023年秋天,桐柏县的稻田被一片片金黄色笼罩,静谧祥和。然而,对某村庄11岁的悠悠而言,这个秋天却是她生命中一段最为灰暗、痛苦的回忆。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秋日下午,悠悠来到同村孙某家找其孙子玩耍。两个孩子玩累了,剩下悠悠独自在堂屋看电视时,孙某对悠悠实施了第一次性侵犯。悠悠拼命挣扎,可孙某死死地按住她,还威胁她不许声张。几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悠悠在池塘边抓鱼,孙某再次出现,强行将她拖至树林实施第二次性侵犯。事后,孙某再次警告悠悠,不许把这事说出去。又过了几天,悠悠的父母外出,孙某竟然闯入悠悠家,对悠悠实施了第三次性侵害。从那以后,悠悠沉默寡言,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2024年3月的某天,悠悠的母亲像往常一样带着悠悠下地干活。孙某瞅准时机,来到悠悠身边,想把她拉到附近的废弃厕所。悠悠试图挣脱并大声呼救,可被孙某捂住了嘴。孙某又对悠悠实施性侵害,听到悠悠母亲四处呼唤孩子才停止。回家后,悠悠终于向父母说出自己受伤害的事情,父亲马上报案。
悠悠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事情发生后,父亲为了更好地照顾悠悠,只能带着她一起外出务工。悠悠的学业被迫中断,她也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得不住院治疗。
很快,案件被移送至桐柏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在讯问过程中,孙某拒不认罪,试图用各种理由来掩盖自己的罪行。检察官建议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完善证据。最终,公安机关在悠悠身上提取到了孙某的DNA,孙某的心理防线崩溃,随即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2024年9月12日,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和量刑建议,以强奸罪判处孙某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
法治暖阳融化“冰封的心”
然而,悠悠的痛苦并没有结束。家里经济本就困难,加上孙某拒不赔偿悠悠的医疗费用,悠悠只能提前出院。“法律的正义不能只停留在判决书上。”检察官特意向悠悠父亲详细讲解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告诉他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为孩子索要赔偿,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支持起诉。最终,经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悠悠获得了应有的赔偿。
这时,悠悠依旧拒绝与任何人交流。为此,2024年10月,桐柏县检察院联合该县妇联、关工委专门为悠悠组建了一个“暖心团队”,并安排心理咨询师和悠悠曾就读学校的心理辅导专员为悠悠提供心理疏导。
检察官初次到悠悠家回访时,悠悠显得极为不安,不敢与大家对视,更不敢打招呼。检察官递给悠悠一个毛绒玩具,她下意识地接过,紧紧抱在怀里……此后,“暖心团队”成员与心理咨询师定期上门对悠悠开展心理疏导。随着时间推移,悠悠逐渐有了变化,还表达了想要上学的强烈愿望。“我们一定会帮你。”检察官说。桐柏县检察院立即联合该县教育局启动“控辍保学”机制,很快,悠悠的复学手续就办妥了。
悠悠的父亲为了留在家中照顾悠悠上学,不得不放弃外出务工的机会,家庭经济依然是捉襟见肘。检察机关得知后,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悠悠一家申请了司法救助金。“你们救了孩子,也救了我们这个家。”悠悠父亲对检察官感激地说。
从“治罪”到“治理”
案件发生后,桐柏县检察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送法进村入户”活动。检察官走进村庄、学校,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法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向学校师生和村民普及法律知识,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以前觉得这种事丢人,只能忍气吞声。现在知道了,法律真能帮到孩子!”一位村民的话让检察官深感欣慰:“这不仅是一场法律的普及,更是一次社会观念的转变。”
今年3月10日,检察官进行跟踪回访时了解到,悠悠已重新回到学校。老师说,悠悠的成绩进步很快,她的课本上还贴着一张便签,上面写着:“我想当一名老师,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
“法律的力量不仅在于惩罚罪恶,更在于修复伤痛、唤醒希望,让每一个受伤的心灵都能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让每朵花都能安心绽放。”近日,桐柏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亚松在该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感慨道,悠悠的故事还在继续,而那束法治之光必将照亮更多人的前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