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简洁)“据软件后台数据显示,案例检索库自今年2月27日上线以来,已经有1044人次使用,输出31486条案例检索信息。”近日,北京市检察院数字检察部主任闫仲毅向记者介绍了该院自主研发的软件轻应用“北京市检察机关案例检索库”上线后的运行情况。
“案例检索库中的案例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和北京市检察机关‘检察首例’‘参考性案例’三个类型,使用人可以设置案例类别、业务领域、关键词、要旨、案由或罪名、发布时间等筛选条件进行细化查询,以解决办案中遇到的事实查明、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问题。”闫仲毅告诉记者,高效便捷的案例检索库上线以来广受好评,已经成为全市检察机关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准确适用法律的办案辅助工具。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检察院在检察轻应用开发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开发框架,此次案例检索库在自主开发过程中充分考量了数据封装、后期维护、响应速度、用户体验等因素,以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案例检索的精准性和智能化水平。
“截至今年3月,北京市检察机关已经有42项软件系统顺利通过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认证。这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是法律监督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塑造转变的生动实践。”闫仲毅表示,下一步,该院将为“北京市检察机关案例检索库”申请软件著作权保护,进一步巩固检察技术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