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擦亮新时代党的建设“金色名片”
· 打造一体抓实“三个管理”新亮点
· 持续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
· 外卖骑手上路先过“安全关卡”
· 绽放的猫爪草花见证了他的转变
· 便民“小窗口” 为民“大格局”
·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齐同生决定逮捕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3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便民“小窗口” 为民“大格局”
厦门集美:在综治中心设立检察服务窗口
张仁平 陈志荣

  “我的婆婆和妯娌把我打伤了,为什么她俩只受到治安处罚,不用坐牢?”一走进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检察院,倪大姐便气呼呼地拿出立案监督申请书,希望检察院为她主持公道。

  通过审查相关材料及向倪大姐询问情况,集美区检察院检察官了解到,倪大姐与婆婆汪某、妯娌李某因为家庭纠纷,一直存在矛盾。在一次争吵中,汪某、李某将倪大姐打伤,经鉴定,倪大姐的伤情构成轻微伤。2024年1月,公安机关对汪某、李某作出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决定(因汪某年事已高,未予执行行政拘留)。但倪大姐并不认可这样的处罚决定,要求检察机关监督立案,追究二人的刑事责任。

  “受理该案后,我们通过进一步调查核实,认为汪某、李某的伤人行为尚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作出的治安处罚决定并无不当。”检察官告诉记者。经审查,集美区检察院作出不予监督立案的决定。

  为解开倪大姐的“法结”与“心结”,2024年8月,集美区检察院检察官在集美区综治中心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双方当事人参与,并邀请综治中心家事调解室、法学专家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共同开展释法说理和矛盾化解工作。听证会结束后,检察官又引导倪大姐就民事赔偿问题申请法律援助。

  “我们还请妇联工作人员关注倪大姐一家的相处情况,目前她们没有再出现矛盾。”集美区检察院检察官告诉记者。

  据悉,2024年7月,集美区综治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区检察院随即入驻,在综治中心一楼设立检察服务窗口,在指挥中心设置12309检察专用席位,3名检察干警常驻办公,受理控告申诉、国家赔偿、司法救助及其他信访事项。

  入驻综治中心是集美区检察院延伸工作触角,探索“一窗受理、内部分办、协同履职”便民服务的重要举措。驻综治中心检察干警每周参与中心召开的工作例会,全面分析矛盾纠纷受理化解情况,精准梳理矛盾焦点。同时,该院借助综治中心的资源、专业优势,推动检察工作与综治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入驻以来,检察服务窗口共登记接收群众信访109件,均已依法有序处理;开设“检察蓝丝带”妇女儿童维权绿色通道,依法有力保障特定群体合法权益。此外,集美区检察院依托指挥中心“智慧集美”平台,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来源,研判收集涉公益诉讼、未成年人等案件线索286条,已移送公益诉讼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等部门办理。

  “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问题,往往需要跨部门、跨层级解决。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既需要主责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又需要相关单位协同履职,形成‘把法说清、把理说明、把情说透、把事办妥’的工作合力。集美区检察院在综治中心设立12309检察服务窗口,通过派员常驻、联动协作的方式,把检察履职的‘小窗口’融入了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全国人大代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冯鸿昌说,“实践证明,检察机关融入综治中心建设,可以更高质效办好每一个信访件、处理好每一项涉检诉求,更好地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