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法治中国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全国人大代表关注最高检工作报告(之二)
· 在反腐败工作大局中展现检察担当
· 动真碰硬着力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
· 加强民企内部腐败犯罪惩治与预防
· 依法监督“小过重罚”,让企业“如沐春风”
· 织密打击非法集资“天罗地网”,守好老百姓“钱袋子”
· 用法治手段守护知识产权“生命线”
·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澎湃乐章
· 彰显海洋强国中的检察力量
·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合力守护绿色屏障
· 运用大数据办案守护青藏高原万物欢歌
· 打击文物走私犯罪,推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
·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芒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3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杭侃代表:
打击文物走私犯罪,推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
闫晶晶

  

  

  

   杭侃代表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闫晶晶)“随着《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山西隰县小西天、应县木塔等流量出圈,2025年春季淡季不淡,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专注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数字化传播与文化创新工作,他表示,作为境内文物犯罪产业链的最后一环,走私文物出境一直以来都是打击重点。

  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检察机关持续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起诉倒卖、损毁、走私文物等犯罪1910人。

  杭侃代表听取报告后说,检察机关在办理文物犯罪案件过程中,针对该类犯罪呈现出的产业化、链条化特点,纵向深挖关联犯罪和幕后黑手,实现了全链条打击、一体化防治。同时,引导侦查机关追捕涉案人员与查清涉案文物去向同步进行,积极推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检察院第四分院在办理一起拍卖公司员工走私文物案中,与北京海关缉私局紧密协作,经多方协调终将文物追回。而案发时文物已经从深圳口岸走私进入了香港地区,储存于某国际拍卖公司仓库内等待拍卖。此次追回的文物是两尊佛像,经专家鉴定,均为明代文物。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已于3月1日起实施,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杭侃代表表示,司法机关有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法治素养和文物保护意识,共同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