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法治中国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图片新闻
· 对“第三者”的赠与能要回来吗?
· 强化刑事涉案财物处置质效
· 劳动者权益保护案件多邀请一线工人参与听证
· 将典型案例改编成微电影,用公平正义好故事点亮人心
· 厚植“营商沃土”,激活发展“春水”
· 加大传统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 “我与检察院因摩崖石刻保护结下不解之缘”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3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罗天代表:
“我与检察院因摩崖石刻保护结下不解之缘”
石佳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石佳)3月8日早上8点,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罗天身着壮族服饰走进人民大会堂,自成一道亮丽风景。“作为一名文史研究人员,我对检察机关为摩崖石刻保护所作出的贡献深表敬意,应勇检察长一会儿就要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我十分期待,很想了解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成效。”

  “我本来与检察院交集不多,没想到因为摩崖石刻保护结下了不解之缘。”罗天代表告诉记者,“摩崖石刻被称为‘石头的史书’,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但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摩崖石刻经过常年风雨侵蚀,又遭遇人为破坏,损毁非常严重,令人十分痛心。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桂林市象山区检察院了解到雉山、南溪山摩崖石刻受损情况后,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摩崖石刻,如今已形成了常态化保护机制。”

  距离入场时间还差一刻钟,罗天代表挥别记者步入会场。

  “用法治守护中华文脉。持续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起诉倒卖、损毁、走私文物等犯罪1910人。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3912件。”在人民大会堂,代表们认真聆听最高检工作报告。

  会后,记者再次邂逅罗天代表。“我特别注意到,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有专门一段讲述2024年检察机关用法治守护中华文脉的工作成果。针对长城保护制发第十二号检察建议、开展石窟文物保护专项行动、加强长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等,囊括范围十分广泛,保护类别划分细致,让我真切感受到检察机关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中所作的努力。希望检察机关针对全国范围内的抗战遗址、遗迹以及抗战纪念设施加大保护力度,让子孙后代都能更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罗天代表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