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同题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齐都检察人,信而好古的时代先锋
· 新聊斋故事走进法治课
· 精心守护“长城之父”
· “齐”珍异宝熠熠生辉
· 中层干部“80后”占八成
· “齐护商宁”培育营商沃土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东淄博: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齐风检韵”品牌
齐都检察人,信而好古的时代先锋
郭树合 王文斌

  “早在先秦时期,齐文化的先贤们就提出以法治国、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变革、开放、务实、包容为核心精神的齐文化可谓走在那个时代的前列。”2月12日,在山东省淄博市检察院院史馆齐文化展厅,讲解员的讲述让记者在赞叹齐文化广博、“前卫”之余,更对近年来淄博市检察机关打造“齐风检韵”检察文化品牌的实践感触颇深。

  淄博,这座近年来以烧烤火遍全网的城市,历史上系先秦时期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姜太公因俗简礼、尊贤尚功,奠定齐国发展之基;齐桓公用管仲,变革开放,尊商重工,成为春秋首霸;稷下学宫,百家争鸣,成就古代文化史上的辉煌。近年来,淄博市检察机关持续探索“齐文化+检察”结合点,打造“崇法、重商、惟民、尚功”的“齐风检韵”检察文化品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强检之路。

  尊商重工

  服务企业发展

  “这份指引涵盖企业商业秘密的管理、相关业务培训、侵权救济等各个方面,还贴心地附上相关保密协议范本,真是太实用了!”1月20日,收到淄博市检察机关印发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实务指引》后,淄博某国际贸易公司负责人向前来回访的淄博市博山区检察院检察官致谢。

  2024年,博山区检察院在办理该公司员工高某职务侵占案时,发现高某不仅私自收取客户公司的佣金,还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海外公司私自交易获利。经过进一步调查,办案检察官就该案存在的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犯罪线索,引导被害公司提供认定商业秘密三个特征所需的文件材料及其他证据材料,有效解决了法律层面上企业商业秘密认定难题。

  针对辖区企业和公安机关在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和权利救济上存在认知盲区的情况,博山区检察院与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共同编写了4万余字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实务指引》,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聚焦办案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追赃挽损、堵塞漏洞,提出法律层面的解决方案,是淄博市检察机关办理涉企案件的“规定动作”。

  “自姜太公封齐建国,齐国就树立了商工立国理念。到了管仲,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便关市、轻关税,使天下之商归齐若流水。到了近代,淄博成为中国发展近现代工业的先行城市之一。厚重的文化底蕴赋予这座城市独特的营商文化气息。”据淄博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该院探索将齐文化崇商思想与检察履职深度融合,成立知识产权案件、涉税案件等专业化办案团队9个,建立涉企案件标签化管理、涉企案件办理专员等机制。各基层检察院也积极开展相关制度创新,如设立“检企会客厅”,推出“护企E站”小程序,开展“安澜护企检察行”党建共建活动等。

  2024年以来,淄博市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企业内部人员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46件61人,起诉侵犯商标权、商业秘密等犯罪案件31件58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了“法治沃土”。

  以人为本

  化解民生之忧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谢检察机关的及时救助,让我们渡过难关。”2月6日,在山东省高青县检察院“齐救助”救助金集中发放仪式上,15名被救助群众表示感谢。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救助的款项除了来自财政拨款,还有一部分是爱心企业的捐赠。

  “齐救助”是淄博市检察院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工作品牌之一。该院与淄博市工商联、淄博市慈善总会联合设立“齐救助”司法救助工作中心,在各基层检察院设立“齐救助”驿站,鼓励本地企业积极捐赠救助金,并依托爱心企业对因案致贫、因案致困人员开展就业培训、扶持就业等多元救助措施,凝聚起全社会扶危济困的合力。

  “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在淄博市检察院办公楼走廊的墙上,随处可见齐文化典籍中的名言,而镌刻在该院检察服务大厅中这句醒目金句,更是齐文化以人为本思想的精华。齐文化尊崇的以人为本,反映在现实中就是利民、富民、爱民理念,即厚其生、输之以财、遗之以利、宽其政、匡其急、振其穷的“六兴之德”。在淄博检察人看来,这与检察履职守护民生民利工作存在着跨越时空的奇妙呼应。

  据了解,2024年以来,淄博市检察机关充分吸收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进一步提升护航民生民利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共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82人;针对电梯脱管、消防设施管理不到位、大货车违法超限运输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办理涉及老年人、残疾人维权民事支持起诉案件207件,帮助97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184万元,以务实的检察举措增进民生福祉。

  尊贤尚功

  激发内生动力

  从基层检察院遴选到淄博市检察院,36岁成为该院最年轻的业务部门负责人,淄博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淑雯短短几年就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两次脱颖而出。两篇专题分析报告获得山东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办理的案件入选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事例,斩获首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王淑雯自身的厚积薄发,更得益于淄博市检察院举贤任能的选才用人思路。

  在先秦诸国中,齐国在选才用人方面别具一格。姜太公最早将“尊贤尚功”作为齐国为政之本,以“任人唯贤”突破“亲亲尊尊”的宗法思想和世卿世禄制度。管仲执政后,齐国建立起乡选、官选、君选的“三选”制度,实行官员逐级推荐、试用、面试。战国时期,齐国还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为政之要,惟在得人。”2024年以来,淄博市检察机关以创建“淄淄不倦”教育品牌为引领,围绕选人、用人、培养人三个关键环节,将“尊贤尚功”的文化思想深度融入检察队伍建设。

  从基层检察院遴选检察官,从基层政法机关及党政部门遴选检察官助理,选配24名系统内外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以“稷下论检”“青蓝计划”“周五课堂”为载体开展典型案例教学和“检察官教检察官”等活动……2024年,淄博市检察机关加速人才择优选拔、任用工作,突出实干导向,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警得褒奖、受重用,使检察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先后涌现出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齐鲁最美检察官、山东省检察业务专家、山东省十佳优秀公诉人等先进典型33人,4个基层检察院获评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件案件入选最高检发布的指导性案例。

  “作为根植于农、工、商多元经济并重环境下的文化形态,齐文化许多‘早熟’的思想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淄博市检察院检察长王小玉说,“坐拥齐文化丰富资源的淄博市检察机关,将深入探索齐文化的有益元素在检察文化中的创造性转换,将齐文化精髓融入淄博检察灵魂,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