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杭州市上城区检察院受理了一起销售假烟案件。因涉案未销售金额巨大,在轻罪既遂与重罪未遂之间如何“择一重处”,办案检察官想参考一些类案处理结果。此时,AI大模型类案推送就像“及时雨”,将多份类案判决“送到”办案检察官面前,为办案提供了可靠参考。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过去查找类案,往往都是通过案例库给定的条件进行层层筛选,再人工逐一查看具体内容,不仅耗时费力,对非标准化情节也极易存在遗漏或判断不准确等情况。“AI大模型作为一种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并生成人类可读文本的强大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文字,从中提取并生成有价值的信息。针对法律领域定制的知识库,则包含了丰富的法律法规和过往判决书。两者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检索速度,还大大增强了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和准确性。”办案检察官介绍说。
基于上述原理,2024年6月,上城区检察院在杭州市检察院指导下,搭建AI大模型,导入杭州市检察院信息情报中心数据,再结合知识库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类案推送。“AI大模型+知识库”不仅大大节省了原先检察官人工逐一查看筛选案例库的时间,还在新类型案件指引、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及裁判结果审查等内容推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为突破大模型对指令可能存在的“误解”“偏见”等问题,上城区检察院在知识库构建和问答过程中,插入了精心设计的提示词,用关键词和短语优化大模型的信息抓取能力,使大模型在每一次短暂“对话”中,都能够快速反应并精准捕捉案件中的法律要素,为检察官提供更加贴切且具有参考价值的类案数据。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检察业务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AI大模型技术辅助办案将为法律监督工作打开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上城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