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绿海·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当仁不让中国红 万紫千红气象新
· 寒随一夜去 春逐五更来
· 过年,一次打扫忧伤之旅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当仁不让中国红 万紫千红气象新
缪士毅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新春佳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处处是耀眼的中国红,红色灯笼、红色对联、红色梅花、红色茶花……映照着祖国的大好山川,映红着人们的幸福脸膛。此情此景,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倍添喜庆气氛,也使人们在浓浓的年味中,尽情体会中国文化的魅力。

  千百年来,中国红是中华民族欢度春节的主色调。中国红,是三原色中的大红,一种鲜艳的颜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中华民族视红色为平安、吉祥、喜庆、尊贵、热烈的象征,寄寓百事顺遂、逢凶化吉的心愿,绵延地传递恒久的喜庆气息。红色吉祥,红色辟邪,这种观念早在古代社会就已经存在。唐代时,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为“驱邪”和躲避瘟疫,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屠苏酒,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

  清代顾轮在《鹊踏枝》词中这样写道:“昨夜春声喧爆竹,郁垒门边,红出斜幅。腊味登盘尝已足,檐前更挂风猪肉。”词中点出了过年时就有红色的春联。清康熙年间,通用红色硬纸制作的贺年片,因为红色有喜庆、吉祥之意,清人称之为“红单”。这象征吉祥的红色,氤氲着古色丰香的秦汉气息,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流转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喜庆吉祥的中国红,不仅闪耀华夏大地,也映衬在历代诗人吟咏春节的诗句中。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诗中写道:“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大红烛点燃了,烛花盘绕,喜气洋洋。唐代杨巨源的“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将万道霞光比作万条红烛来赞美新春佳节,何等壮观。宋代姜夔《鹧鸪天·丁巳元日》诗云:“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宋代席振起在《守岁》中写道:“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元代诗人赵孟頫在《岁月》中写出了家家爆竹、户户焰火的景象:“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

  宋朝诗人舒岳祥在《同正仲赋赪桐彩蝶》一诗中写道:“徘徊最爱真红色,摇曳偏垂五彩裳。”红色系是中国传统“五正色”之一。红色色彩词众多,单一的就有赤、丹、炎、彤、朱、纁、红等。《尔雅·释器》中讲染红色,一染縓(quán),再染赪(chēng),三染纁(xūn)。即一染橙色系,再染就红一点,再染更红了,第四次染,就叫绛。“染小红,以练物帛十两为率。苏木四两,黄丹一两,槐花一两炒香研末,明矾一两为细末。”元朝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载的这份唯美的染料配方,勾勒出了浅云般的雅致色调,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常用的浅红色染料色。

  中国古代绘画大多使用天然矿物质颜料,比如朱砂。朱砂又名辰砂、丹砂、赤丹、汞沙。古代把它作为炼丹的重要原料,过去以产在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的品质最佳。它的晶体表面具条痕红色,半透明;纯净的朱砂为金刚光泽,呈朱红色;含杂质时光泽暗淡,呈褐红色。我国利用辰砂做颜料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就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古代帝王也常用朱砂的红色粉末书写批文,即所谓“朱笔”。在朱砂中加入不同的原料调制,其色泽也各不相同。经研磨、漂洗、沉淀等工序,将朱砂细末与艾丝、油等调制,就制得了朱膘。朱膘质细、色淡,略现红黄色,细腻典雅,常用于古建筑彩画中的山水、人物、花卉等写生画的点缀部分,也是印章印泥的原料。

  和天然矿物制成的朱砂不同,银朱是一种传统的人造颜料,由硫黄同汞升炼而成,呈亮丽的朱红色。银朱被大量使用于壁画、墙绘等,也可用于制作防虫蛀的丹纸、印泥、室内涂料、生漆等。土红,又称西红、铁朱、铁红,为泥土和矿物质的混合颜料,因为天然的土红中常混有黏土,也叫红土。土红因为所含杂质不同,呈现为黄红到棕红的不同色调。在敦煌的莫高窟壁画中,就大量使用了本地出产的土红颜料。

  红珊瑚是红珊瑚虫的分泌物石化后的形态,颜色从桃红到深红皆有,制成颜料后,因红色相对较淡,常用于绘制人物的衣服和皮肤,在唐卡和壁画中都有广泛应用。由于红珊瑚生长缓慢且对环境要求很高,受到环境变化和过量采挖的影响,已经被列入自然保护名录,擅自采挖、买卖红珊瑚很可能会触犯相关法律。

  至于古代常说的“胭脂”,使用红蓝花汁制成,属于植物颜料的一种。后来,胭脂虫制颜料的做法也传入我国。胭脂虫是一种寄生在仙人掌上的昆虫,从它身体里可以提炼出粉红色颜料,这种颜料因为最初来自国外,被称作“洋红”。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方法生产的颜料开始占据主流,“洋红”逐渐变成了专指这种粉红色的名词。现在,由胭脂虫提炼的色素,因其色彩鲜艳、无毒无害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领域。

  春节离不开红。丰子恺在《过年》一文中写道:“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我记得是四角,用红纸包好。”吃完年夜饭,长辈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红包象征好运,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也叫“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满屋瑞气,喜气洋洋。侗族同胞过春节时,姑娘们的头一件大事就是邀集女伴到山上去采摘如火如荼的映山红。浙江温州人吃年夜饭时,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每碗须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讨个吉利。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在这欢度中国年的美好时光,喜庆热烈的中国红带给人们无限的希冀和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