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挺好的,做了点小生意,孩子在高中的成绩也稳定……”春节前夕,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检察院控申检察部主任王永明电话回访夏某时,欣慰地得知其一家人的生活已步入正轨。
40多岁的夏某是一起交通肇事案的被害人家属。2020年6月的一天,夏某的丈夫万某骑自行车在马路上行驶时,被韩某驾车撞倒。几天后,韩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交警部门认定韩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经鉴定,万某构成重伤,韩某积极赔偿损失,万某自愿签署和解协议并出具了谅解书。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该案移送至奎文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办案检察官审查认为,韩某的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但综合考虑其认罪态度较好,有自首情节,自愿认罪认罚且已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犯罪情节轻微。同年8月,该院依法对韩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2021年以来,夏某因不服不起诉决定持续到检察机关信访。检察官多次与夏某耐心沟通,反复释法说理,无奈夏某心里有“疙瘩”,始终不接受不起诉结果。针对夏某反映的信访问题,该院控申检察部门会同刑事检察部门召开研讨会,结合案情综合分析,一致认为对韩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并无不当。
“依法对韩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夏某开始并无过激行为,而是大半年后才提出异议进行信访,这其中会不会有其他原因?”“在与夏某沟通过程中,她曾提到是因为过不了心里的坎……”讨论中,夏某行为的异常引起了办案检察官的注意。
检察官到夏某家实地走访、询问村干部及周围邻居后了解到,万某受伤后,家里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后续赔偿金额未达到夏某心理预期。雪上加霜的是,2021年初,万某因病去世,夏某既要承受情感上的伤痛,又要肩负独自养育孩子的重担,双重打击让她从内心无法原谅韩某,于是持续信访要求严惩韩某。
“只有解开心结,才能化解法结。”得知夏某的心结所在,结合其家庭实际情况,该院综合研判后认为,夏某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遂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加快审批进度,及时给予其一笔司法救助金。与此同时,检察官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次上门与夏某沟通交流,围绕法律规定、证据采信、事实认定等耐心向夏某释法说理。
“这两年多时间你们来了很多次,我也想通了,认可检察机关的处理结果,今后我会好好过日子,把孩子拉扯大。”最终,在检察官的积极努力下,夏某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办案检察官说
“‘法之理,在法内,更在法外’,信访案件更是如此。本案中,我院通过对信访人进行案内、案外全面调查,抓住了信访案件的矛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矛盾化解方法。与此同时,我们坚持换位思考,从信访群众视角研判诉求,带着感情和责任为其排忧解难,不仅推动案结事了,更获得了信访人的认可,真正实现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信访案件。”潍坊市奎文区检察院控申检察部主任王永明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