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 陈中摄影
从甘南郎木寺到兰州,导航显示只有一条路可走——兰磨线转乌玛高速,在临洮县境内转入兰海高速。因为上午参观了郎木寺,我们从郎木寺镇出发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1点了。车子一路在青藏高原上穿梭,目光所及,皆是草原,时不时就可以看到成群的牦牛,听到土拨鼠的叫声。因为高原反应,妻子和儿子早已昏昏欲睡。我看着窗外,心里却藏着一个心事,像一块石头压在我的心上——来甘南一周了,走过了夏河、玛曲、碌曲,却始终没有找到洮河。洮河,那条让爷爷魂牵梦绕的河,到底在哪里?
车子里的歌曲换了一首又一首,我的耳边始终萦绕着爷爷熟悉的声音:“洮河两岸的山很高,洮河水甜甜的。”爷爷去世已经15年了,存在电脑里的录音,是在他还比较清醒时录的,我一直保存着。在决定来甘南之前,我特意找出那几段录音,听了几遍,又查看了洮河的介绍。
洮河,是黄河上游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全长673公里。洮河流经青海省黄南州,甘肃省甘南州、定西市、临夏州,在刘家峡水库注入黄河。地图上,洮河如一条蓝色的丝带,蜿蜒在群山之间。我用手指轻轻抚过洮河,又一次热泪盈眶。洮河,一个陪伴我40多年的河的名字,近在心里,又远在天边——
1958年,37岁的爷爷响应号召,作为第一批“引洮工程”的工人,和村子里与他年纪相仿的三个人一起,从家乡榆中出发,经临洮,最后到达卓尼,开始了引洮工作。
资料显示,当时17万人参加了这项浩大的工程。工人们以县为单位划分为十多个工区,每个工区下设有若干大队,每个大队下设有若干中队,每个中队下又分若干小队。爷爷被编入爆破中队,负责山体的爆破任务。在一次执行爆破任务时,绑在爷爷身上的绳子断了,爷爷从山崖上摔了下去……
据说当时一起工作的工友看了一眼深不见底的山崖,认定爷爷已经摔死了,哭了一阵子就走了。同去引洮的我的五爷爷,硬是爬到山沟里,找到了爷爷,把爷爷背到了医院,哭着求医生再看看。
后来的故事是:爷爷在医院昏迷了十来天后,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人是醒过来了,但落下了一身毛病。最让他痛苦的是动不动就头疼。我小的时候很奇怪,爷爷的头不是圆的——和我的头不一样。长大了才知道,爷爷的头摔伤过。
打我记事起,就记得爷爷的头上一个一个的脓包,一年四季头上流着脓。奶奶和姑姑把胡麻嚼成面团,均匀地涂在纱布上,贴到爷爷的头上,爷爷说那样会舒服一些。
每次爷爷给我讲引洮的故事的时候,奶奶就在一旁跟我取笑他:“他走了好几个月,没一点音信,我以为早已经死了。”那年的冬天很冷很冷,奶奶把爷爷的几件衣服拼凑在一起,又拆了一个破棉被,做成了一件棉衣,托公社领导寄到卓尼。奶奶还请村里会写字的老先生写了一封信,缝在棉衣里面。过了好几个月,奶奶终于等到了爷爷的回信,她才知道爷爷还活着。那时候,我的大姑应该是10岁,父亲9岁。
车子在崇山峻岭之间穿梭,当导航蹦出一句“您已进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时,我并没有意外,但是当车子前方突然出现大大的“洮河发源地”几个字时,我的心如针刺一般疼痛起来。我赶快找到停车区把车停稳,一路小跑跑到了洮河岸边。
这就是洮河,爷爷的洮河。我站在洮河的边上,看着洮河水从崇山峻岭奔腾而来,在我的面前招招手,又迅速地流向远方,像一个人急着跑过来想说些什么,又什么都没来得及说,就被风吹走了。
如今我终于看见了洮河,就像看到了爷爷。远处高耸入云的山里,是否还留着爷爷和他的工友们的号子声?滔滔的河水里,是否还流淌着爷爷流过的汗水?
小的时候,我十分不解,曾不止一次地问爷爷:“你为什么要爬到那么高的山上去,不怕摔着吗?”爷爷总是意味深长地说,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又是小队长,再大的困难也不能退缩。
三年后,“引洮工程”全线停工,爷爷回到了家乡。后来村民们选爷爷当村干部,他带领村民们上山开荒,慢慢地大家的粮袋子里有了余粮。再后来爷爷看护村林场,空闲的时候,他就在山里种树,种榆树、白杨,也种杏树、梨树,每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漫山遍野的花就开了,把村庄都照亮了。再后来,爷爷瘫痪在床,去世的前几年,爷爷大部分时间处于昏迷状态。我喊一声“爷”,他“啊”一下,然后就又昏迷过去了——奶奶说和刚摔伤那阵子很像。
山谷里回荡着洮河低沉的奔流声,像有人在轻轻哭泣。我长久地跪在洮河岸,看向远方——一座座山慢慢地靠近了我,每一座山都像极了我的爷爷。
2006年11月,“引洮工程”再次启动,工程分二期。2014年底,一期工程建成通水。2015年8月,二期工程启动。2017年7月,清澈甘甜的洮河水终于引到了榆中县。2018年左右,我的家乡——海拔3000多米的金家营终于喝上了洮河水,从此结束了吃水窖水、驴驮水的历史。
如果爷爷还活着,我会自豪地告诉他,现在,您种下的那些杏树、梨树、桃树,都已经喝上了洮河水。每年的春天,都开满了花。红色桃花,白的是杏花、梨花……
风吹过我的脸,风吹干了我的泪。洮河两岸金黄色的小花迎风摇曳,我真想摇下车窗大喊一声:“爷爷,我尝过了,洮河水甜甜的!”车子慢慢启动,洮河时而近,时而远,直到跨过一座桥,再也看不见洮河的影子。
突然一阵小雨袭来。雨淋湿了我的头发,顺着额头轻轻抚过我的脸,像极了爷爷那双粗糙的大手。
回到浙江宁波后,洮河的影子一直萦绕在心里,始终挥之不去。有一天打开电脑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就洮河协同保护和治理问题,甘肃省临洮县、岷县以及卓尼县、临潭县、广和县等地检察院建立了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相信洮河会越来越美、洮河水会更加甘甜——我仿佛又听见了洮河哗啦啦的水流声……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