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声音周刊·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擦亮“蜂糖李”金字招牌
· 全链条保护西湖龙井品牌
· 让国有资产“颗粒归仓”
· 切实守护黑土地及粮食安全
· 共筑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 提升老年人等群体信息获取识别能力
· 解除“电塔之扰”
· 【公告】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卢丹代表:
擦亮“蜂糖李”金字招牌
丁艳红 欧阳井 河廖倩

  

  

  

  本报讯(记者丁艳红 通讯员欧阳井 河廖倩)“‘镇宁蜂糖李’已成为贵州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的代表之一,针对蜂糖李种植、入市环节的质量安全隐患,检察机关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促进产业规范发展,让蜂糖李等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实现带证流通,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为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检察力量。”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丹,对贵州省镇宁自治县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护“蜂糖李”支柱产业的得力举措给予了高度赞誉。

  “镇宁蜂糖李”不仅是果农的致富成果,更是镇宁自治县的支柱产业。作为蜂糖李核心种植乡镇的人大代表,卢丹高度关注产品质量。她了解到,2024年3月,有人向镇宁自治县检察院反映“镇宁蜂糖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镇宁自治县检察院通过走访,查明部分经营者将未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的蜂糖李出售,影响“镇宁蜂糖李”品牌形象。该院向该县有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对县域内4个蜂糖李核心种植区开展全面排查,加大对种植环节农药使用、农药残留检测和产地直销的监管力度。行政机关接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出台种植管控、农残检测、带证上市、问题溯源等十条保护措施,在4个核心种植乡镇增设快检实验室和承诺达标合格证服务点,及时对农户送检的蜂糖李开展快速检测并帮助开具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督促“黔货出山·镇宁节点仓”等网络平台对产地直销“镇宁蜂糖李”落实线下线上双亮证690余张,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卢丹建议,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加强乡村特色产业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加大对侵犯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镇宁蜂糖李”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司法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和品牌声誉,保障从业者合法权益,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