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检察院开展信访普法宣传活动。
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必然要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海南省三亚市检察院认真落实中央对信访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部署,立足检察职能,从强化源头预防、压实首办责任、注重多元化解三方面发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全面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
强化源头预防,增强风险防控意识
做细做实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三亚市检察院强化队伍建设,成立工作专班,构建“迅速接收、分类录入、研判分析、流转办理、专人督促、反馈答复”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及时响应群众信访诉求;严格落实受理法治化要求,特别是严格执行“三个不予受理”“两个不再受理”规定,把好信访事项流转的“第一道关口”;严格落实7日内程序性回复和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者结果答复;对释法说理不充分、矛盾化解工作不到位等导致信访矛盾上行问题,开展院内定期通报,进一步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
扎实提升窗口“为民办实事”效能。三亚市检察院立足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控告申诉、司法救助、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专门窗口功能,实行登记、候访、接谈、情绪疏导的分区设置,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及时就地回应群众关切,提升信访规范化水平;张贴依法依规信访“路线图”、检察机关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提升群众对于信访事项流转的认知度;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以听得懂、能接受、愿意听的语言和方式,把法言法语法理讲清讲透。该院检察干警先后获得“2019—2022年度海南省维稳安保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接待窗口深化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表现优秀个人”等荣誉。
加强信息研判及应急处置。三亚市检察院落实舆情监测报告、舆情联系人和值班预警机制,强化重要敏感节点、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实时监测和收集报送,对一些重大敏感事件或者已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涉检舆情,严格按照“三同步”工作要求,及时介入,协同处置,有效化解舆情风险;制定信访安全应急处置方案,特别是在重大活动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带班和“零报告”制度,特别是对三亚市发生的重大敏感事件和涉检信访重大情况,严格按照要求以重大情况专报形式迅速层报省院,并向市委政法委报告,同时向相关单位通报情况,做好应对紧急和突发事件工作。
压实首办责任,提高案件办理质量
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带头接访。三亚市检察院积极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坚持预约接访与定期接访并行,向外公布检察长接访日安排,确定每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二为检察长接访日,院领导深入一线接访;严格按要求到市信访联席办坐班接访,当面听取信访群众心声,主动为来访群众解惑释疑。2024年以来,该院共开展检察长信访接访日活动12次,接待来访群众16批22人次,参与市信访联席办接访6次。
全力落实院领导包案办理工作。三亚市检察院围绕矛盾实质性化解目标,对首次到基层院申诉的立案监督、刑事申诉、国家赔偿“三类案件”均采取“院领导+检察官办案组”模式,做到亲自接待、亲自办案、亲自协调,综合运用释法说理、公开听证、联合化解、救助帮扶等多元矛盾化解措施,促进矛盾真化解、实现群众真满意。自2024年1月以来,该院院领导包案26件,包案率100%,充分压实首办责任,减少矛盾上行。
抓实反向审视工作。三亚市检察院加强日常专人督促,随案开展个案反向审视,定期开展类案反向审视和综合反向审视。2024年以来,该院共开展个案反向审视16件次,类案反向审视3件次,综合反向审视1件次。通过反向审视,发现司法瑕疵、法律监督线索及原案办理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法等问题,提出改进工作意见建议,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落实整改措施。
注重多元化解,提升矛盾化解成效
深入开展检察听证。三亚市检察院坚持“应听证、尽听证”,完善听证员库,在库的43名听证员涵盖会计学、医学、法学、心理学等领域,为听证工作高质效开展奠定基础。自2024年1月以来,该院共举办24场公开听证会,通过公开听证解“法结”化“心结”,有效降低了重复信访和越级信访。如在办理牛某某不服不起诉刑事申诉案中,该院邀请人民监督员、心理咨询师等参加公开听证会,向当事人摆事实、讲理据、谈法律,最终为信访人挽回10余万元损失。案件办结后,信访人未再上访,矛盾得以实质性化解。
持续擦亮司法救助品牌。三亚市检察院积极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应救尽救、应救即救”要求,对于困境儿童、困难妇女、退役军人、残疾人、低保特困人员等司法救助重点人群,做到帮扶救助到位,2024年向68名因案致困被害人发放救助金90余万元;深化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与妇联、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救助活动,通过转移就业、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帮助涉案贫困当事人摆脱困境。
(黎慧宁 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