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检察院秉持“宽严相济、宽窄持衡”理念,融入青羊区“宽窄”地域文化特质,坚持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业务建设、文化建设,充分释放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1+1>2”效应,深度打造“宽窄检察官”检察品牌,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力争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融合“宽窄”理念,一体推进党建带队建
该院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加强党建引领,在日常法律监督工作中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牵头召集区发改局、区教育局等6家单位与光华街道共建机关党建联盟,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联合区公安分局建立侦监协作办临时党支部,发挥执法一线“堡垒”作用,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以高质量支部建设引领侦监协作办高质效履职办案。
强化队伍建设。该院从辖区著名地标“宽窄巷子”中得到启发,坚持“司法温度”与“严惩犯罪”一体两面、治罪与治理统筹推进,深度打造“宽窄检察官”检察品牌,选取专业素养高的检察官组成办案团队,提升办案质效。
深挖“宽窄”价值,创新“简案优质办”工作模式
近年来,该院主动顺应犯罪结构变化趋势和犯罪治理新的阶段性特征,通过速裁程序“优化审”、权利保障“全要素”、诉讼监督“全流程”、办案场所“一站式”四要素,对危险驾驶、盗窃等简单案件“繁简分流”,创新适用“简案优质办”工作模式,侦诉审全流程平均办案时间由60日缩减为20日,提质增速效果显著。该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省、市两级检察机关的充分肯定,并在省、市侦监协作办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
拓展“宽窄”维度,办好群众身边案
该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完善“不起诉+”工作模式,避免不刑不罚;做实检察意见、检察建议,搭建监检衔接平台,促进源头治理;与区公安、法院、司法局建立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制度,促进矛盾化解。坚持为人民服务,按照“微网实格”要求,将“宽窄检察官”这一“单体细胞”植入全区12个街道办67个居民社区,实现社会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此外,该院与西部战区第一军事检察院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在办理一起劳资纠纷案中,通过支持起诉、促成执行和解等方式,帮助军属成功追讨欠薪。助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该院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普法机制优势,打造的普法宣传作品获评全国第六届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二等奖、全国检察机关未检工作优秀新媒体作品等。
提升“宽窄”效能,数字赋能检察监督提质增效
该院坚持数字赋能检察监督,研发盗窃类案法律监督模型等6个法律监督模型,并在全省检察机关竞赛中获奖。抓住“数字检察”改革机遇,瞄准买卖赃物案件中的取证难问题和“空壳公司”综合治理领域,探索形成“数据集成、线索发现、协同治理”的数据治理新模式;加强与公安机关协作,注重重要节点风险防范,研发盗窃案件赃物流转监督模型,并将该模型开发成盗窃案件赃物流转监督平台;运用全区机关党建联盟平台,与区工商局、税务局等相关部门结对共建,学习先进工作方法,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探索研发“检企查”法律监督模型,以工商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大数据为基础,以法定代表人身份信息为数据关联点,创建“空壳公司”治理和涉企骗补治理两大模块功能,并上架全国数字检察平台。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