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特勤组》中国院线海报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中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驾驶一辆有轨电车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急驶,在铁轨末端,你突然发现有五个工人在铁轨上工作,而你却发现电车的刹车失灵,停不下来。在右边铁轨的尽头,却只有一个工人在工作,恰好你的方向盘没有失灵。你应该作何选择?是“杀一人救五人”还是“杀五人救一人”?
“电车难题”会让任何一个试图使用一般道德标准去判断是非的人陷入两难的境地。你选择牺牲一个人而拯救五个人,那么弱者的人权问题就值得考虑,反之,那么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会被侵害。小牺牲瞬间会变成大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论你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最终的结果都会引发新一轮的问题。人们多年来纠结于电车难题带给自己的良心拷问,却从来没有发现电车难题的实质。
电影《战略特勤组》中的情报安全部门人员也面临着类似的选择:前特种部队炸弹专家优素福因为不满美国的对外政策,宣称自己在三座城市分别放置了三颗小型核弹后自首,此时距离爆炸的时间只有四天。联邦调查局反恐女探员布洛迪和前陆军审讯专家亨利共同审讯优素福。布洛迪在轻信优素福的谎话、导致53人死亡后,逐渐意识到眼前这个宗教极端分子根本不可能被说服。在优素福供出三个核弹地点后,亨利仍然坚信还有第四个核弹没被供出,于是威胁对优素福的家人实施酷刑以获取口供。布洛迪和军方人员抢救出了孩子,而优素福趁乱吞弹自尽。果然,优素福还藏着一颗核弹,并即将爆炸。电影到此,戛然而止。
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并未对角色各方行为本身及其结果的公正性、合理性下结论,而只是制造了极度冲突的场景,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和评判。影片给观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能否对优素福适用酷刑?酷刑是违反人类本性的残害手段,也是对人权核心价值最底线的拷问。多年前曝光的美军虐囚事件迫使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了一项关于禁止中情局对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动用酷刑的法案,但这一法案在2008年3月8日又被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每周广播讲话中予以否决。因为布什认为这些强迫性审讯手段曾经在挫败恐怖袭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的不得自证其罪条款规定,强迫出来的口供不得用作证据。影片中布洛迪也认为酷刑侵害了优素福的宪法权利。亨利对优素福实施酷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逼问核弹安装的地点以拯救更多的人。这一口供不是用来给优素福定罪的,而是要挫败恐怖袭击计划,也就是说并没有侵犯优素福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这也折射出布洛迪面对亨利酷刑行为的无奈,最后只能不断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有时酷刑也许是避免数以百万计美国人死亡的唯一手段。因此,当酷刑有助于防止或破坏恐怖袭击计划,而又没有其他手段足以及时制止恐怖袭击时,许多人都不会抵制酷刑。
但是,这可能带来道德的崩溃。其实,这一情节在很多国家的反恐电影中都一再出现。
在距核弹爆炸时间越来越短的情况下,有关当局赞同或默许亨利刑讯优素福的首要理由就是刑讯效果立竿见影。正如优素福在刑讯之下吐露出了“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自己的家人。当然,通过酷刑行为获取有效信息的手段是非人道、非正义的。
影片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了拯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能否伤害优素福无辜家人的生命?即拯救一个人与拯救一群人,究竟孰轻孰重?这正是影片中冲突大爆发、窒息人心之所在。为了一个更有利于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否就有权去伤害无辜的少数人,成了考验亨利和布洛迪价值观的分水岭。亨利代表了功利主义原则,他是影片中唯一将“后果主义道德推理”坚定贯彻到底的人。他坚信,事情的正确与否和道德评价,取决于你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也就是结果最重要。他的目标简单而粗暴:有上千万人的生命因为一个人而受到未知的威胁,那无论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这些人能够获救,那就是正确的选择。亨利坚信还有第四颗核弹,于是威胁对两个无辜的人施以酷刑,以逼迫优素福就范。相反,布洛迪是一个有责任心、有道德观的正直女探员,她代表了绝对主义的道德原则。她认为正确的抉择取决于特定的道德准则,而不论后果如何,简言之,就是唯有程序正义,无论结果是否公平。所以她最后救出了两个孩子,“就让核弹爆炸吧,我们不能那样做”。影片结尾,核弹的倒计时,则把生命的价值能否被量化这个两难到极致的哲学问题留给了观众。
《博弈圣经》中说:“优先预测悲剧后做出的忍让是道德,优先预测胜利前做出的竞争是博弈。”赢在道德,就缺少博弈;赢在博弈,就缺失道德。在生活中,适当竞争会激发人的斗志,而过度博弈则会泯灭人性。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是否要充分尊重个体的权利?所有的价值是否都能放在天平上来进行衡量?这些问题已经被讨论许久了,但正是因为这些问题不断地被讨论,说明在某种意义上它们虽然不可能被破解,但也说明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回避。据说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的故事答案是这样的:生命没有轻重之分,司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眼睛闭上,交由上帝来作选择。当然,这是我们无法认同的,也是需要继续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