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法治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刷出来的“人气” 不靠谱的“好物”
· 非法截留、售卖麻醉、精神药品
· 保健品里添加违禁药品
· 广告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6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保健品里添加违禁药品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被判10倍惩罚性赔偿金
肖俊林 刘美佳

  本报讯(记者肖俊林 通讯员刘美佳)“保健品里被非法添加了西地那非成分,吃了非但不能起到保健作用,还会对你们的身体造成损害。所以购买保健类产品一定要擦亮眼睛,通过正规途径购买……”近日,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检察院检察官结合近期办理的李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深入乡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李某是该院办理的裴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的上家。裴某开了一家保健品店,于2021年、2023年从身份不详的上家处购进保健品对外销售。后经专业机构检测,这些保健品内均非法添加了西地那非药物成分。身份不详的上家究竟是谁?

  “当时听说能挣钱,就购买了两次保健食品。对方通过电话联系我,我再通过银行转账汇款的方式付钱,对方再用快递将保健食品邮寄给我。”根据裴某的供述,办案检察官注意到“银行汇款”,随后引导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取证,最终确认上线身份为李某。截至案发,李某对外非法销售保健品金额总计2万余元。

  近日,经宽城满族自治县检察院提起公诉并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4.2万元;同时判处李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销售价款10倍的惩罚性赔偿金20余万元。此前,裴某因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已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0.6万元。

  针对个别保健品店销售的保健品购进渠道不正规等情况,该院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签署了工作办法,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领域执法司法衔接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各项权益。随后,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县保健品经营商户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监督检查。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