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检察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建湖花炮”顺利转型升级
· 停办的龙舟赛重燃“战火”
· 召开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 组织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检警同堂培训
· 20条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构建一体化沿边口岸检察工作机制
· 建立税检监督协作机制
· 解决家庭纠纷,八旬老人老有所养
· 将单方欺骗纳入民事虚假诉讼监督视野
· “三个指引”赋能企业保护商业秘密
· 一体深化检察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6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将单方欺骗纳入民事虚假诉讼监督视野
甘肃:出台《指引》促进诚信社会建设
南茂林

  本报讯(记者南茂林)近日,甘肃省检察院出台《民事虚假诉讼监督办案指引(试行))》(下称《指引》),聚焦虚假诉讼监督线索发现难、查处难问题,为虚假诉讼监督设置全流程办案指引,以民事检察监督保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诚信社会建设。

  《指引》明确了双方串通型虚假诉讼的6类主要情形,并将单方欺骗纳入监督视野,提出单方欺骗型虚假诉讼的12类主要情形,对虚假诉讼监督应重点关注的案件类型、当事人及案外人在诉讼中的异常点、执行程序中虚假诉讼的表现形式等进行详细规定,并从虚假诉讼线索来源、线索排查、调查核实、线索移送、案件处理等5个主要环节,详细梳理了全流程办案指引,以附件形式印发《办案指引重点审查要素一览表》。《办案指引重点审查要素一览表》就民事虚假诉讼案件来源、综合性判断要素、重点案由、当事人异常节点、诉讼中异常表现、执行程序异常表现、调查核实、涉嫌犯罪线索移送等重点审查要素,将52项具体要点以表格化条目式呈现,促进常态化、规范化开展虚假诉讼监督。

  据介绍,《指引》是甘肃省检察机关虚假诉讼监督办案成果的制度性转化。2023年以来,该省检察机关依托《民事检察参与引领诚信社会新风尚路径实践》创新课题,持续聚焦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精准发力,针对民事虚假诉讼提出监督意见411件,办案数量较上年实现成倍增长,监督领域亦从虚假诉讼拓展至虚假仲裁、虚假公证,监督类型涉及民间借贷、金融借款、建设工程施工、遗嘱继承等多个方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