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巧在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的稻田里认真查看水稻长势。 刘宇轩 邱麦摄
今年1月,在江苏省两会期间,魏巧(右)与其他代表就种子安全、农业人才培养等问题现场交流。
魏巧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巧有很多头衔,但她最喜欢称自己为“新农人”。
2017年4月,魏巧从中国科学院的实验室走向家乡的田间地头,从一名科研人员转型为“新农人”。转眼7年过去,她带领团队大力探索数字化种植,打造智慧化农场,以技术培训、就业指导等方式帮扶农户1万余户,累计带动3000余人脱贫,在家乡的热土上用智慧和汗水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美丽画卷。
“慧种地”的“新农人”
一望无际的麦浪里,一台无人驾驶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植保机张开“双臂”喷洒药剂,农民通过扫码远程进行田间管理……在位于镇江市姚桥镇的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里,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
这一切都得益于现代技术手段的赋能。在返乡创业之初,魏巧就立志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建造智慧化农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在魏巧看来,对于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知识型“新农人”而言,应在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首先做好自己该干的事。“我们擅长的不是拼苦力,而是探索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探索如何降低劳动强度,让土地的全要素产出率最高,使种地变得更高效。”魏巧说道。
为此,魏巧带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感知公司合作,摸索出一套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将遥感信息、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实现了精准用料用肥和农业生产作业的统筹管控。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魏巧和她的团队在农田里搭建了一张“天地空一体化”的智慧农业技术网,在机械化、数字化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集耕、种、管、收、烘干、仓储、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如今,魏巧创办的“润果农业”年产水稻1万吨、小麦8000吨,还带动1万多户农户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增收,助力农民实现了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
“农业原来还能这样干!”有一次,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100余名师生来到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的农场,受邀师生在实地参观体验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育良种”的巧老师
今年春节假期刚过,魏巧筹划新建的种业公司便正式获批了镇江市首张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这也意味着,2023年以来,魏巧和她的团队全力打造的从种子选育、作物种植到销售的农业全产业链条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有了这个许可证,我们可以更好地带动周围农民种植适宜的新品种作物,首先在农场进行新品种试验示范,在综合评比后优选推广适种性好、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品种。”每当谈到种子,魏巧就打开了“话匣子”,眼中闪耀着热切的光芒。
在魏巧看来,种子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关键一环,没有种业安全就没有农业安全。聚焦种业安全,魏巧带领团队建设了水稻、小麦等三个育种研发中心,并带领团队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种业研发和产业化共建,走好从实验室到大田、从科研到产业的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
农作物的增产增收离不开优良的种质资源,而要想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同样急需一大批愿意扎根乡村的有志青年。吸引、帮助更多年轻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大显身手、实现梦想,则是魏巧最大的心愿。
2022年,魏巧被江苏大学聘为产业教授,与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合作共建培训课堂。此后,她多次到江苏大学开设培训课程和作讲座,带领学生们在润果农业数字大田里实地学习。魏巧说:“和‘请进来’的上课模式不同,我们的课堂更多是‘走出去’,是在田间地头上课的。”她会根据当下进行的农事活动和正在操作的田块,灵活选择“上课教室”、制定“上课教案”。
在魏巧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不少青年才俊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在农村、农田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90后硕士研究生王绪春经过魏巧的言传身教,已经成长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副社长。“我们希望为农业奋斗一生,巧总是我们的榜样!”王绪春说。
“勤履职”的代言人
今年春节过后,正值小麦返青期,是难得的农闲时刻,而魏巧却怎么也闲不下来,她正忙着调研,为提交全国两会的建议做准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魏巧重点关注“新农人”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的产业化政策,继续为破解“新农人”发展堵点难点问题建言。
自2023年2月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魏巧时常下沉到基层一线,收集民情、反映民意,积极为乡村振兴事业奔走调研、献计献策。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魏巧提出的“关于实施新农人支持计划支撑农业强国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之一,并最终推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形成农业农村人才发展机制,为更多“新农人”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新活力。
履职过程中,魏巧也与镇江检察机关产生了不少交集。不久前,面对上门走访的镇江市检察院检察长潘昌锋,魏巧充分肯定了检察机关在打击涉农违法犯罪、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做法和工作成效,并表示将持续为检察事业献计献策。
魏巧表示,农业产业是一个投资长、见效慢、工作苦的行业,不少“新农人”将大量时间、精力扑在农业生产经营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向上反映的渠道不多、主动争取的意识不强。她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涉农普法宣传力度,在检察环节为“新农人”安心创业提供更多法治保障。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人生的奋斗历程就像水稻的生长,育种插秧、浇水施肥,稻穗扬花。我将以农田为纸,以科技为笔,把作业写在这片生养我的热土上。”走在希望的田野上,魏巧的步伐很坚实,眼神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