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声音周刊·建言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 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 无障碍,更美好
· 让城市更温暖
· 中式门头再现风采
· 图片新闻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3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目前,革命老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落后,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少、层次低,且与地方联系合作还不够紧密。对此,建议在革命老区布局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其与地方的合作。”
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 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王学斌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沂大学雀巢食品研究院院长 王学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是创新引领发展的世纪,科技创新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后劲的最关键因素,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革命老区大部分位于多省交界地区,很多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上相对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促进老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比如,2021年1月,《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革命老区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对口支援革命老区重点高校工作力度,鼓励“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与革命老区开展合作共建,等等。但是目前来看,受历史发展和地理特征等因素影响,革命老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少、层次低。以井冈山、沂蒙山、大别山以及华蓥山四个较为典型的革命老区为例,四个较为出名的革命老区中,仅有三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井冈山大学、临沂大学、黄冈师范学院。临沂市是拥有1100多万常住人口的大市,仅有一所本科高校,而华蓥山革命老区的核心区广安市甚至没有一所本科院校。尽管国家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但就当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地域分布来看,革命老区仍存在布局不足的问题。

  二是革命老区本身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落后。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革命老区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存在的短板也十分突出,特别是缺乏高水平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严重制约了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卡脖子”问题的快速突破。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中心等在革命老区也分布极少。

  三是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地方联系合作还不够紧密。产学研合作作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学校办学实力、增强科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革命老区而言还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合作层次低。目前高校与老区的合作多停留在提供技术服务与学生实践上,高层次技术开发与科研创新合作几乎没有。其次是合作联系松散。著名高校与老区企业的合作多为一次性具体项目合作,很少有连续合作。最后是合作内容单一。目前高校与老区合作大都是提供某单项技术服务的形式,覆盖面小,带动力不足。

  因此,应从国家层面更加重视革命老区发展,在革命老区布局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与地方的合作,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如下:

  第一,多举措提升老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水平。一方面,安排部署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口支援老区建设。根据革命老区急需解决的技术需求,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形成点对点的深度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在革命老区重点布局新建一定数量高水平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地方政策对口、高校分校建设三者相结合,大力引进高校分校和科研分支机构。

  第二,建立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地方紧密联系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一是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做到学校出智、政府出资,形成共同推进地方科技发展的合力。二是加深合作层次,可以由政府牵头,连线高新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重点放在对口人才输出、专业科技合作研究以及长期实践合作机制的建设上。

  第三,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更多企业、高校投身老区建设。一方面,大力加强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并突出专业化、方向化。由革命老区政府决定好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再做好针对性引资引智,确保才有所用、才尽其用。另一方面,要壮大产业规模形成集聚效应,重点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一步形成产业合力,既能够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同时也能吸引重点专业高校分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科研人才资源储备。

  (整理:本报记者卢金增)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