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地方视窗·品牌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以数字检察高质量发展赋能新时代检察监督现代化
· 织密保护网 守护少年的你
· 律师阅卷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
· 控申检察“小窗口”展现为民“大作为”
· 及时有效回应企业诉求
· 一体化履职筑牢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屏障
· “检察+调解”聚司法合力促矛盾化解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1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数字检察高质量发展赋能新时代检察监督现代化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 刘玉甫

  

  

  

  2022年以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重要指示,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山东省委若干措施,把数字检察建设作为提升法律监督质效、推动检察监督现代化和实现溯源治理的有力抓手,强化“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理念,遵循“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路径,初步构建起数字检察工作新模式和一体化工作格局。

  着力点:抓实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数字检察作为新生事物,既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又无定型路径可以遵循,要想“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首先必须从领导重视和制度保障上着力,实现自上而下强力推动。我院把数字检察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分管院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检察长抓总体、分管院领导抓具体、部门主任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外,理顺数字检察和信息化管理机制,主动融入地方数字政府建设,检察长兼任文登区数字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打通公检法司和其他行政部门办案数据的横向共享交流平台;对内,设立数字检察工作专班,从各业务条线抽调9名既懂办案、又熟悉信息技术运用的青年干警,专职负责建模工作,坚持专班制、项目化、清单式、周调度推进,开辟“数字检察园地”专栏,汇聚数字检察典型案例、优秀模型和最新成果,涵养广大干警的数字检察思维,全面提高运用大数据开展法律监督的自觉性、积极性。同时,深化数字建模内生动力,从现有案件中发现类案线索,不断积累建模经验,通过模型构建推动办案质效提升。

  支撑点:夯实人才集聚和数据获取。坚定不移发展数字检察的路线方针确定后,干部和人才就是决定因素。我院积极推行“检察业务骨干+数据分析精英+信息技术人才”三合一团队作战方式,各业务部门作为建模主要参与者,负责提炼办案规律,明确应用场景,把控建模方向;案件管理部门突出业务数据分析职能,辅助办案、助力监督;技术人员强化技术支撑,当好参谋,提出专业化意见建议。为解决获取外单位数据这个“堵点”,我院破除数据“等靠要”思想,积极探索依职权启动监督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持续拓展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和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数据融合通道,梳理数据清单,推动数据共享;加强与区大数据中心及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拓展公共数据资源,逐步构建起以检察数据为基础、政法数据为补充、行政执法数据为拓展、互联网数据为延伸的检察大数据资源池。目前,我院已初步实现在立案监督、撤案监督、纠正侦查活动违法、纠正审判活动违法、刑事执行监督、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监督和抗诉等诉讼程序中,进行全链条、全节点、全条块的数据获取和共享,由单一到多元的分门类数据资源获取渠道已基本打通。深挖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大数据“富矿”,用好各业务条线已建立的常态化、规范化信息共享机制,打破“四大检察”之间的数据鸿沟和信息壁垒,推动“四大检察”信息互通、力量互融、措施互助、成果互享,提升模型建立的应用性和可行性。

  落脚点:做实模型应用和经验复制。前期所为,皆为应用。我院坚持把“业务主导”摆在首要突出位置,遵循“小切口、大作为”的构建模型规律,按照“小、快、简”的监督模型研发思路,数字检察工作专班精准筛选类案线索,提炼要素特征,归纳筛选条件和关键词,打造跨业务、跨部门、跨领域的应用场景,先后构建5个法律监督模型,实现了刑事、民事、行政以及公益诉讼检察领域监督模型全覆盖,3个模型在省市级数字建模竞赛中获奖,数字建模工作走在威海市前列。通过模型应用,发现线索400余条,成案21件,涉案金额17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模型输出线索成案率达到较高水平。其中,依托海域使用公益诉讼类案监督模型成功筛查案件线索100余条,追回拖欠的海域使用金200余万元,收回海域使用权4万余亩,续期海域使用权2400余亩,通过大数据赋能检察办案,实现了穿透式监督,提升了监督刚性;运用自然人代开虚开发票类案监督模型,筛查发现29条犯罪线索,立案侦查2条,涉及虚开发票金额1500余万元,偷逃国家税款600余万元,依托数字赋能,实现了检察公信力和监督水平的双提升。

  我院全力参与数字检察创新探索,通过理论论证、实践拓展、经验积累,在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的机制构建、队伍培养和数检融合上下功夫。数字模型在实践中不断检测运用,切实为检察办案插上了提质增效的“金翅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进一步突破数据与模型衔接难点,加强数字监督办案机制建设,完善线索成案跟踪反馈,切实提升检察监督质效,以数字检察高质量发展赋能新时代检察监督现代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