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声音周刊·建言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管住“白色污染” 守护耕地生态
· 代表“考题”变民生“答卷”
· 再生资源回收顽疾得到破解
· 3000余平方米古建筑重获新生
· 推动养老机构安全规范运营
· 图片新闻
· 拧紧饮用水“安全阀”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代表“考题”变民生“答卷”
荆门东宝:落实代表建议督促快速解决污水问题
刘怡廷 刘于宏

  

  

  

   胡为义代表(左)与荆门市东宝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肖必辉交流时,对检察工作表示肯定,并希望检察机关“加大公益诉讼力度,守护好绿水青山”。

  本报讯(记者刘怡廷 通讯员刘于宏)“从污水直排到水清岸绿,从网上被‘点名’到群众点赞,这些变化,是检察机关交给我们最直观的‘答卷’。”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镇来龙村党总支书记胡为义了解到东宝区检察院通过网络线索快速办理农村污水治理案后,对该院务实举措表示赞赏。这也是该院落实胡为义“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公益诉讼力度”建议的生动实践。

  此前,胡为义在接受东宝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访时提出:“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企业排污、流域治理等方面加大检察公益诉讼力度,守护好绿水青山。”这一殷切期望,成为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案头一份沉甸甸的“代表试题”。

  该院迅速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公益诉讼工作的“新引擎”。“我们改变了‘等案上门’的模式,实行主动‘网上接单’与实地巡查结合。”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介绍,除网上公开举报电话外,检察官还通过调查走访、运用无人机巡查、快速检测设备等手段摸排线索。

  针对发现的污水问题,东宝区检察院通过召开公开听证会等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及相关行政机关代表等共同参与,厘清责任,商讨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今年6月,该院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某村生活污水直排河渠问题进行治理,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在检察机关持续跟踪督促下,今年6月25日、8月7日,行政机关两次回复称项目各项手续已启动推进,5万元专项维修资金已足额到位,已组织专业人员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抽干检修。

  为检验整改实效,防止问题反弹,今年8月,检察官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回头看”工作,发现目前该村污水处理设施已恢复正常运行,水体异味已消除。

  今年以来,东宝区检察院着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涉市场主体减污扩绿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截至目前,该院共办理相关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6件,督促追缴、退回水土保持补偿费近200万元,推动解决违规占用林地从事非农业建设未依法缴税的监管空白,督促翻修改建村民反映强烈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助力绘就水清岸绿的美好图景。

  “从一处污水处理设施的变化,能看到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上的用心和用力。”胡为义表示,希望检察机关继续以公益诉讼为抓手,精准切入环境治理难题,践行检察为民的初心使命。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