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9日,宜昌市伍家岗区检察院举办“携手关爱 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活动。图为检察官通过实物展示,帮助孩子们直观认识新型毒品的形态,提升识毒、防毒意识。
  新学年已开启,一组数据温暖人心:湖北省检察院未检部门统计发现,今年,全省85名涉案未成年人被检察机关帮教后顺利踏入大学校园,以崭新姿态拥抱社会。在未检检察官看来,未检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初心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有更明亮的未来。
  拉一把,点亮少年的求学路
  “检察官姐姐,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啦!”接到何某的电话,阳新县检察院检察官陈玲立刻与同事分享了这份喜悦。
  2023年,16岁的何某为逞一时义气,在好友与他人发生矛盾后,邀约多人持凶器与对方斗殴,致使一人轻伤、三人轻微伤。
  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后,陈玲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到,何某是当地某高中在读学生,且成绩优异。随着进一步走访调查,陈玲发现何某在案发后有强烈的改正和继续求学意愿。经综合考虑,该院对何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察期为一年,并委托阳新县某社工服务中心对何某进行帮教,开展情绪疏导和普法教育,增强何某的法治意识。
  一年中,陈玲多次与社工面谈,及时了解何某的思想状况。“何某在学习上一直很努力,前一段时间在学校运动会上把脚扭伤了也不肯请假,他怕耽误课程。”今年5月,社工向陈玲反映何某情况时说,检察机关不仅是依法对何某进行监管,更是挽救了这个孩子,改变了他的前程。
  今年6月,何某参加高考。7月,得知自己考了580分,何某喜极而泣:“我犯了错,但检察官给了我一个改正的机会。上大学之后,我一定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每每收到这样的喜报,未检检察官都由衷地欣慰。拉一把,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让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未检检察官的共同心愿。
  助一把,帮少年找到回家的方向
  17岁的李某结交社会不良朋友,沉迷于网络游戏。一天,为挣钱去网吧,他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仍向杨某、姚某提供了10张电话卡,帮助他人“周转”诈骗款1.87万余元,分得5000元。次日,李某主动到宣恩县公安局投案自首,并退缴全部违法所得。
  2024年11月,宣恩县公安局以李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受理此案后,宣恩县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刘菊萍对李某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经了解,李某的父母平时对他管教不严,李某长期沉迷于网络,结交不良朋友,最终滑向犯罪深渊。“李某上高一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沉迷网络之后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成绩下滑了许多。”在李某的学校,班主任老师告诉检察官,“他只要有机会继续学习,很有希望考上大学!”
  今年4月,检察机关考虑到李某系未成年人,犯罪情节轻微且具有自首、退赃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又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但是,李某确实触法了,如何更好地进行矫正呢?
  针对李某的家庭情况,刘菊萍对李某的父母制发督促监护令,同时根据相关制度,邀请具备家庭教育指导专业知识的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观护员一同参与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
  今年7月,李某收到了高校录取通知书,李某的父母第一时间向刘菊萍报喜:“没有检察官的督促监护,孩子不可能有大学上,检察官帮的不仅是孩子,更是我们整个家庭。”
  湖北省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副主任阮雪芹告诉记者,近年来,湖北省检察机关在依法惩治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全力保障涉案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助力涉案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后重返校园。
  扶一把,为社区筑牢平安的基石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少年有梦,法来助力。
  何某和李某都是检察官帮教过的孩子,拉他们一把,不仅拉回了孩子的未来,更给他们的家庭带去新希望。武汉市汉阳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对涉罪少年喻某、杨某精准帮教,更是为社区安定增添了保障。
  2024年7月中旬的一天,高中生喻某和杨某被邹某邀约到某麻将馆打麻将。其间,杨某怀疑邹某等人“做笼子”,便通过建立微信群与喻某等人预谋,计划以邹某“做笼子”为由抢劫邹某。当天,喻某和杨某抢走邹某少量现金。
  今年3月,检察机关受理此案后及时启动未成年人犯罪综合评估机制,由办案检察官联系汉阳区教育局德育科负责人,一起到喻某、杨某就读的高中全面了解其在校表现。大家均认为,喻某、杨某在校表现正常,在校行为规范、遵守校规校纪。随后,办案检察官开展了社会调查和家庭走访,喻某、杨某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表示一定改过自新,二人的家长也承诺加强监护。鉴于此,结合喻某、杨某到案后积极到被害人家当面道歉、赔偿并取得被害方谅解的情况,检察机关对二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为一年。
  之后,检察官还与社工联系,商量如何让喻某、杨某的家长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缓解亲子矛盾。通过一系列努力,喻某和杨某不仅回归了正常生活,更回到了各自的班级中。二人积极备考,均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根据二人的性格、问题根源制定个性化方案,帮教更有成效。”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在未检工作中,‘统一化’帮教模式已被摒弃,我们尽量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精准定制帮教方案,联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进行帮教,以安定社区,温暖家庭。”
  湖北省人大代表孙开林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也表示充分认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国家未来,湖北检察机关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做了大量实际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保护未成年人不仅是检察职责所在,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和社会责任,需要各方合力。”湖北省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该省检察机关推出“检察+社工+家庭”工作模式,不仅帮助85名“问题少年”迈入大学校门,更是通过各项机制将740名罪错未成年人拉回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