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声音周刊·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主动接受监督 变良言为良策
· 创新机制搭建检企“连心桥”
· 温情守护妇女权益
· 协同治理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 公益诉讼激活红色资源
· 刑执监督不再神秘
· “零距离”观察派驻检察
· 【公告】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0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零距离”观察派驻检察
于莹莹 韩福

  

  

  

   代表委员探访小黑河地区检察院派驻呼和浩特第三监狱检察室。

  “书本上的法律条文得到了具象化的展示。”

  “抽象的法律概念在具体案件中变为了现实,也加深了我对法律的热爱和向往。”

  …………

  10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和小黑河地区检察院联合举办“强化刑罚执行监督 着力守护公平正义”检察开放日活动。6名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24名师生代表受邀走进监管场所,“零距离”了解监狱检察工作。

  “这是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的‘前沿阵地’。”在小黑河地区检察院派驻呼和浩特第三监狱检察室,代表委员实地查看检察官办公场所,详细了解检察信箱的管理机制,翻看检察官日常办案清单台账,观摩视频监控系统,对派驻检察官的日常工作有了新认识。

  “画面清晰,语音流畅,办案过程规范、高效。”在远程视频接访室,代表委员见证了远程提审,检察官通过高清视频系统,依法向服刑罪犯调查核实情况。智慧检务在现代检察工作中的深度应用,令参观人员惊叹不已。

  “高墙内并非只重惩戒。”与会代表参观了服刑人员的教学楼、监舍、劳动习艺车间,直观感受到法律监督在特殊场所落地。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刘海燕表示,检察机关对罪犯教育改造以及合法权益保障的监督力度,打破了她对监狱工作的刻板印象。

  “司法公正需要阳光下的监督,刑罚执行的公正不容忽视。”与会代表听取了自治区监狱检察工作的开展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郝振宇表示,刑罚的终极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救赎与秩序重建,每一个环节都应在阳光下运行,公平正义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法治信仰才能在全社会进一步确立。

  在详细了解“派驻+巡回+科技”三位一体监督机制后,人民监督员李文平认为:“这是一项好机制!此类经验应该多推广。”

  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郑佳玫表示,自治区检察院将认真研究吸纳与会代表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能力,进一步完善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定期通报、邀请视察、公开听证等多种形式,主动将检察工作置于阳光之下,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