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民生周刊·视线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孩子爸为何两年未给抚养费
· “村委会正在为我申报补贴”
· 图片新闻
· 巧用“和解五法”破执行僵局
· 解开“冒名担保”背后的谜团
· 法治护苗的“四个一”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0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巧用“和解五法”破执行僵局
查洪南 高璇 王宇

  双方均申请执行,涉及5起合同纠纷,案涉金额近千万元,执行工作陷入僵局……如何助力破局?日前,四川天府新区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巧用“和解五法”调解策略,促使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023年7月,叶某就其与王某合同纠纷案向天府新区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标的额837万余元。与此同时,王某亦向法院申请执行其与叶某的4起合同纠纷案,案涉金额600余万元。经抵销,王某该支付叶某款项,但双方对剩余债权债务的计算存在根本性分歧:王某认为违约金不应视同利息享有清偿优先权,且法院发出暂停支付通知后不应再计算违约金。经计算,王某认为其只需向叶某再支付100万元。而叶某认为,违约金应视同利息享有清偿优先权,王某未向法院申请提存,且即便法院发出暂停支付通知,仍应继续计算违约金。经计算,叶某认为王某应再支付270万余元。

  双方分歧悬殊,导致执行工作陷入僵局,案件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今年7月,王某向天府新区检察院申请监督。“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情绪激烈,且涉及多个关联案件,就案办案无法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为此,检察官决定采用“和解五法”化解。

  据介绍,“和解五法”是四川省检察机关的一个创新性探索成果,即在民事检察监督环节通过灵活运用背靠背法、并案化解法、利益平衡法、情义融化法、借力化解法,高质效定分止争,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办案目标。

  8月22日,在承办检察官的协调下,王某与叶某共同前往天府新区检察院。检察官首先用“背靠背沟通”与“情义融合”策略,分别与叶某、王某进行多轮单独沟通,耐心听取各方诉求,逐步缓和双方情绪。“这件事已经拖了两年,继续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既然今天大家都带着诚意来,就心平气和解决问题。”检察官引导两人回顾以往的合作情谊,软化对立立场,为理性对话创造了良好氛围。

  “咱们一笔笔理清楚,法律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在掌握双方核心诉求后,检察官采用了“并案化解”与“利益平衡”的策略,将5件关联案件的证据材料逐一梳理,组织双方开展“并案研判”。检察官一边反复释明相关法律规定,一边展示相关证据,引导双方当事人合理调整心理预期,共同寻找利益平衡点,将分歧从170万元逐步缩小至可协商范围。

  双方逐渐让步后,检察官抓住机会“借力化解”,邀请双方共同信任的中间人参与协调,从不同角度弥合分歧。“现在差这几十万元,跟以后的合作机会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中间人接过话茬,“检察官已经把法律规定、账目算得明明白白了,你们各让一步,这事就能解决了”。

  历经5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王某于一周内再行支付140万元,双方关联5案的债权债务即全部归于清结。两人不约而同地都表示了感谢:“拖了这么久的难题,没想到检察院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既讲法律又讲人情,真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