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页面悄然设置性别门槛,面试时突然被盘问婚姻状况,入职后发现同工不同酬……针对职场中这些性别歧视问题,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检察院启动公益诉讼调查程序。
检察官走访发现,辖区多家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婚育限制等严重问题,部分用人单位甚至宣称“女性员工成本高”。该院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比对辖区互联网招聘广告信息发现,用人单位在网络招聘环节存在歧视女性问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发布招聘信息过程中未尽到审核义务,侵害妇女平等就业权。
针对发现的问题,今年9月,烈山区检察院邀请人社部门、妇联代表参加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专项监督磋商会。会上,检察官展示了前期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包括歧视性招聘信息、女性求职者遭受不平等对待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等。
“企业应当树立男女平等就业理念,不能歧视女性劳动者。”妇联代表从妇女权益保障角度,强调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的重要性。人社部门当场表态,将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集中清理包含歧视内容的招聘信息,督促招聘平台在发布招聘信息过程中尽到信息审核义务。
会后,烈山区检察院向人社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设置性别歧视招聘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企业进行查处;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日常监管,将防范就业性别歧视纳入劳动保障监察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顿辖区内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的女性就业歧视问题。
此外,该院还联合妇联到部分涉案企业开展女职工劳动特别规定法治宣讲。
目前,随着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落地落实,互联网上该辖区企业含有性别限制的招聘广告明显减少,企业的招聘流程更加规范透明。“下一步,我们将探索与妇联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调查等协作机制,确保日后发现的侵害妇女权益线索能够得到更加快速和有效地处理。”烈山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