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在塔县寄宿制小学开学第一课后,塔县检察院检察官和家长就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 李梦宇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下称“塔县”),地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超4000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60%,是我国唯一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的边境县,世界海拔最高的红其拉甫口岸坐落于此。作为新疆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检察院,该院检察官如“冰山上的来客”,常年穿梭于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上海)的辖区。他们的工作不止于法庭与案卷,更在风沙、冰雪、泥石流中展开。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塔县检察院被群山环抱,东南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侧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即便盛夏八月,这里仍可能飘雪,寒气逼人。
从塔县到喀什市区车程五小时,“冬季大雪封路,夏季泥石流,阻断了多少团圆。”该院党组书记、副检察长凡艳峰说。不少干部家在喀什,有人因牵挂家人调离,也有人选择留下。
甘肃籍的郑玉花是业务部门汉语办案骨干,案例、信息多次被上级采纳,办案扎实无重大错漏,却要在高原与在喀什的家人间奔波;河南姑娘郑欢初到高原时,面对高压锅煮不熟的饭、不到90℃就沸腾的水,常深夜落泪,但第二天仍坚持工作。
据该院党组副书记、检察长木尔扎依克·吾马尔江介绍,全院仅4名员额检察官、17名干警,涵盖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汉族、塔吉克族等,塔吉克族约占一半,他们肩负检察工作与边疆稳定的双重使命。
用脚步丈量正义
虽案件总量不多,但工作从不轻松。该院设三个部门:第一检察部负责刑事案件,第二检察部负责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第三为综合行政部门,涵盖办公室、政治部等职能。“塔县地广人稀,当事人住得偏,一场洪水、泥石流就可能把人困在山里。”该院副检察长鲁提甫拉·木太力甫说。
2020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开展“雪山冰川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塔县检察院积极响应,摸排慕士塔格峰周边环境问题,推动建立三级河湖长体系,清理污染源与非法采砂点,保障冰川水源安全。
取证常遇艰险。调查红其拉甫河污染时,检察干警们进入“死亡之谷”吾甫浪沟,换车、换马、换牦牛,在-20℃严寒中蹲守三天才成功取证,“回到车里发现鞋已结冰,脚趾冻得发紫”。最终,该院通过听证会与检察建议推动问题整改。
在库科西鲁格乡,检察官发现一棵百岁野生杏树被电线缠绕、电锯伤枝,迅速清理隐患并启动保护程序。“看到法律条文变为行动,更坚定了用法治守护高原的决心。”检察官吐尔荪江·斯麦提说。牧民们欣慰地表示:“检察官来了,古树又活了。”
除办案外,该院检察干警还参与守边护边、抗洪抢险、普法调解与“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这句话,说出了他们坚守的意义。
“下一站,检察院”
“农牧民法律知识薄弱,得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把‘法言法语’变成通俗的‘馕言馕语’,大家才听得进去。”检察官热依汉古丽·麦麦提热伊木说。因塔县以牧业为主,百姓随季节转场,干警们每月入户了解情况,身影便出现在雪山下、帐篷边、牛羊群中,既是“牦牛骑士”,也是“边疆法治的使者”与“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塔县检察院大门口设有“检察院站”公交站,方便群众办事,“下一站,检察院”为高原法治拓宽路径。
近三年,该院办理民事行政案件10件、公益诉讼案件130件,为群众挽回损失30余万元;2人获评喀什地区检察系统先进个人;2021年该院获喀什地区检察分院“2020年公益诉讼检察典型案例突出贡献奖”,2023年被评为“自治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最高人民检察院“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理念,在这片高原落地生根。
塔县氧气稀薄,不少干警退休后因心脏、记忆问题迁往喀什。但他们说,帕米尔牦牛肉香、慕士塔格冰川水甜,石榴籽般的人心更暖。
苦难刻在“高原红”的面容与病痛里,牵挂藏在与家人视频后的沉默中。选择坚守,便是塔县检察人最硬的骨气、最响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