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法治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代履行争议引发“民告官”
· 危化品不该成为“出笼猛兽”
· 名表为何要在公厕转手?
· 三张字条攻破服务区连环盗窃案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9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名表为何要在公厕转手?
扬州邗江:斩断利用奢侈品洗白诈骗赃款犯罪链条
郭荣荣 张东伟

  近日,在警方的周密部署下,一起奢侈品洗钱案的犯罪嫌疑人申某落网。作为此前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袁某的上线,申某专门负责接收并流转袁某得手的名表,是犯罪链条中承上启下的角色。这起案件的侦破,还要从一次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的名表交易说起……

  “8.2万元到账了,这块表您收好。”2024年11月20日,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的一家餐饮店,孙先生将一块名表交到买家刘某(另案处理)手中。交易过程很顺利,但孙先生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刘某对手表的细节并不熟悉,言谈中也不像专业收藏家,反而时不时瞄向手机,似乎在等什么消息。

  尽管心存疑虑,孙先生还是完成了交易。看到孙先生离开后,刘某快步走进附近的公厕,钻进其中一个隔间。几秒钟后,刘某将那块刚刚易主的名表,从隔间下方的缝隙中递出,袁某接过后推门离去,整个过程不超过30秒……不久后,孙先生发现,自己的收款账户被冻结了,他立即报了警。

  一块名表,为何要在公厕神秘转手?看似正常的交易,背后藏着怎样的猫腻?原来,打进孙先生账户的钱,是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的涉案赃款。随着孙先生报警,一条横跨多省、利用奢侈品交易洗白诈骗赃款的犯罪链条,逐渐浮出水面。邗江区检察院受邀介入该案,围绕证据收集等方面提出建议。

  办案人员调取监控锁定刘某,发现在公安机关大数据平台显示查无此人。难道刘某来自境外?办案人员联合出入境管理部门梳理了刘某的出入境记录,发现他在半年内频繁往返于中国和马来西亚,且每次入境的时间都与交易时间高度吻合。

  2024年12月4日,刘某再次入境时,办案人员将其抓获,当场查获加密手机、多张银行卡及买卖合同。据刘某交代,他受人指使,假扮买家“收表”,靠临时培训的“技巧”完成8次交易,其中,7次涉及转移诈骗赃款,涉案金额50余万元。

  公安机关依据合同信息反向追踪卖家,发现这些卖家均通过正规平台交易,对资金来源毫不知情。事实上,每次交易都关联一名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公安机关逐笔核实了赃款流向与金额。

  刘某与袁某虽同为“执行层”,却互不相识。根据刘某供述的公厕交接地点和时间,办案人员通过排查监控锁定了袁某,发现他的活动轨迹与此前刘某在5个城市的停留时段高度重合。据此,公安机关迅速布控,于12月26日将袁某抓获归案。

  据袁某交代,他于2024年10月加入该团伙,负责把拿到的表传递给上线申某,每交接一块表能得到1000元报酬。一个多月内,袁某完成5次交接,涉案金额超40万元,获取报酬5000余元。

  今年4月25日,经邗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袁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1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