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检察干警现场督促公安民警拆除老式防护网。
“关注百果村一带‘捕鸟网’两年,今年春天后这里已经很难见到这种网了,现在基本上都是对鸟没啥影响的防鸟网。村民、村委会、街道办、林业工作站、公安局和检察院都为此付出了努力!”近日,江苏省溧阳市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孙艳在微信朋友圈发图文感慨。
孙艳是一位爱鸟人士。2024年4月1日,他在溧阳市百果村(化名)看到,果林周边防护网上残留着野生鸟类尸体,随即向溧阳市检察院举报:“百果村附近的果林里有人架网捕鸟,建议检察机关加强监督……”
溧阳市检察院收到线索后,立即联系当地森林公安派出所,一起到现场进行勘查,发现附近果农私自架设近500米长、2.5米高的防护网,因网目小、丝径细、材质透明,防护网变成了“捕鸟网”,数只国家“三有”保护鸟横尸网上。取证后,该院当即督促森林公安派出所予以拆除,并对死亡鸟进行无害化深埋处理。
深入走访后,办案检察官了解到,百果村居住着不少本地水果种植大户,以桃、梨、葡萄等水果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鸟的种群数量增多,水果产量因鸟类啄食损失达20%至30%,以一亩地水果产值1.5万元到3万元计算,一亩地损失达数千元。果农为护果架设了这种传统防护网,水果护住了,却频频造成鸟类死亡,涉嫌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机械地拆除,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如何在保护鸟类与保障果农利益间找到平衡点?办案检察官在溧阳市农业农村局调研时得知,新型的蓝色防鸟网网目大、网丝粗,可在防鸟的同时减少伤害,每平方米成本约1.3元,每亩地成本比传统的防护网增加300元至400元,但可重复使用。然而农户习惯了使用传统防护网且考虑到经济成本等,尚未有意识购买并使用新型防鸟网。
2024年5月16日,溧阳市检察院组织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部分乡镇政府和部分果农代表在百果村召开农业种植领域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磋商会。会上,办案检察官展示了鸟类挂网死亡的照片,阐明私设捕鸟网的违法性及面临的法律风险,又详细介绍了新型防鸟网的购置渠道和成本,虽然成本略有增加,但无需担心被拆除。果农代表当场表示愿意使用新型防鸟网。
会上,溧阳市检察院还建议各职能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在农户架设新型防鸟网后,森林公安派出所加强日常巡护,如发现鸟类意外受困,应当及时解网或剪网,予以救助;农业农村及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针对果农实际需求规范防鸟网具使用标准,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同时跟进农户防护措施补贴政策动态,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普法力度。
会后,该院持续关注“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相关线索,督促森林公安派出所先后对三处捕鸟网进行拆除。该院还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现场推广新型防鸟网。检察官们进村普法,现场督促,持续跟进换网行动。截至2025年7月,百果村90%以上的果农用上了符合行业标准的新型防鸟网,新型防鸟网在全市7000余亩枇杷、蓝莓和葡萄等果园普及。
“以前没有意识到要保护鸟类安全,现在换了一张网,既守护了野生鸟类的安全,又为我们保障了果子收成。”近日,果农王某对回访的检察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