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先锋周刊·为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生活细节里流淌着民生温度
· 午夜时分,谁动了我的银行卡?
· 司法救助让他们重燃希望
· 万尾鱼苗跃入乌伦古湖
· 持续帮扶托起寒门学子求学梦
· 四川德阳:多方携手为困境儿童撑起成长晴空
· 检察官巧解邻里“死疙瘩”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8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川德阳:多方携手为困境儿童撑起成长晴空
曹颖频 夏云瑞 唐春燕

  

  

  

   2025年5月,四川省中江县检察院检察官指导孩子祖父填写司法救助申请材料。

  本报讯(记者曹颖频 通讯员夏云瑞 唐春燕)“孩子现在愿意说话了,成绩也赶上来了,这些变化都是检察官带来的。”近日,在四川省中江县一处民房里,李爷爷看着走出阴霾的孙子李佳、李好(均为化名),言语中充满感激。这缕重新燃起的希望,源于德阳市两级检察院与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护航行动。

  今年2月的一起刑事案件,让年幼的李佳、李好兄弟俩失去了父母。案发后,年迈多病的祖父母成为孩子的依靠,一家人全靠祖父每月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德阳市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这一司法救助线索后,决定会同中江县检察院联合开展救助。

  收到李佳、李好兄弟俩的救助申请后,德阳市两级检察院开通司法救助绿色通道,调查核实后确认李佳、李好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遂及时向兄弟俩发放司法救助金。

  家庭巨大变故使李佳、李好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学习成绩下滑。单纯的资金救助无法解决深层次心理问题,检察官会同心理咨询师为兄弟俩量身定制心理疏导方案。在持续关怀和专业帮助下,孩子们紧锁的心扉逐渐打开,社交能力已慢慢恢复,学习成绩也有了提升。

  解决困境未成年人的问题,仅靠司法救助“单打独斗”远远不够。检察机关协调民政部门将李佳、李好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月发放生活补贴,并联动教育部门持续帮扶,帮他们补课尽快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从一笔救急的司法救助金,到一系列“救心”“救长远”的社会救助措施,德阳市检察机关通过“司法救助+”模式,成功将个案救助融入社会治理格局,为困境未成年人铺设了一条走出阴霾、重燃希望的成长之路。

  “办案中,我们尤其关注困境儿童等特定群体,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救助帮扶工作。”德阳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与民政、教育等部门建立的常态化联动机制,并依托基层网格力量主动发现线索,力求精准、高效地为每一个身处困境的孩子点亮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